作者归档:安唯苒

关于 安唯苒

让时间说真话,虽然我也害怕。

消费者无可救药的11种表现

你走进一家星巴克,看到店里对同一杯咖啡提供两种套餐:第一种是加量33%不加价;第二种是原价降价33%。哪种更好? “它们差不多一样!”,如果你和参加发表在《市场营销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上的一项新研究的学生们一样的话,你会这样说,那么你就错了。这两种套餐看起来好像相等,但是实际上,33%的降价相当于加量50%。数学计算时间:假设标准咖啡的价格是一美元三夸脱(即每夸脱0.33美元),第一种套餐一美元可以买到4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5美元),第二种66美分可以买到3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2美元)。 结果:免费得到多余的东西比得到同样的东西、花钱更少,感觉好点。对这一简单事实的应用却是极广的。卖燕麦么?别谈什么降价,讲讲盒子大了多少!卖车?省省大谈MPG转换的口水吧,谈谈能多跑多少英里。 这种小技巧能行得通,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消费者们不知道到底商品该花多少钱,所以我们就依靠我们大脑中并不严格定量的部分;第二,尽管人们花的美元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依据加起来能导致数学盲的线索和半思维来做出决定。 下面是另外十种消费者数学很差的方式,在历史学家兼作家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帮助下完成。 (2)我们受到第一个数字的严重影响。 你走进一家高端的商店,就假设是爱马仕 (Hermès,是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译者注。)吧,你看到一个包包的标价是7000美元。“哈哈,那简直贵得离谱!”你和朋友说。“7000美元就买一个包!”然后你发现了一款很好的手表,标价367美元。和天美时(Timex,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时尚类手表品牌,以低端产品为主—译者注。)手表相比,这款绝对超贵。但是和那款你刚刚记得的7000美元的包包相比,这绝对是便宜货。这样,商店就能调整或者定下你的消费预期。 (3)我们很害怕极端。 我们不喜欢廉价的感觉,我们也不喜欢上当受骗。既然我们不确定商品的价值多少,我们就会避开过高或过低的价格。商家就会利用我们对中庸的偏爱来对付我们。下面是个不错的故事: 人们有两种啤酒可以选择:2.5美元的高级啤酒和1.8美元的廉价啤酒。约80%的人会选择更贵的那种啤酒。现在引进第三种啤酒,除了前面两种,还有一种超便宜的啤酒,只需1.6美元,现在80%的人会买1.8美元的啤酒,其余人会买2.5美元的啤酒。没有人选择最便宜的啤酒。 第三次,他们撤去了1.6美元的超便宜啤酒,换成一种3.4美元的超高级啤酒。大多数人选择2.5美元的啤酒,一小部分人选择1.8美元的啤酒,约10%的人选择最贵的3.4美元的啤酒。 简而言之,我们都是金发姑娘。(Goldilocks,童话故事“The story of the three bears”里小女孩的名字。故事里Goldilocks去了三只小熊家,总是选软硬中等的椅子和床等—译者注)。 (4)我们都爱理由。 在其著作《无价之宝》中解释了,当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Williams-Sonoma)在279美元的模型旁边加上一个429美元的面包机后,发生了什么:便宜的一款的销售量翻倍,尽管实际上几乎没人买那款429美元的面包机。经验教训:如果一款产品卖不出去,试着在旁边放置一个外形几乎差不多、但是价格却是其两倍的产品。这让第一款产品看起来像是个一定要买的便宜货。这种策略有效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喜欢理由。由于很难知道商品的真实价值,我们需要一些说法来向我们自己解释所做的决定。价格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由和一个动机:那个279美元的面包机比另一款便宜了差不多40%–我们占大便宜了!好理由。 (5)我们被告知什么,就做什么。 行为经济学家喜欢在学校里做实验,他们发现在水果上闪点光、把沙拉像糖果那样摆放,可以让孩子们多吃水果和沙拉。但是成人们也同样受这些简单游戏的影响。例如,一些精明的餐厅,就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如图片和画框等设计菜单,以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最有利可图的菜品上。好的经验法则:如果你看到菜单上一道菜是被突出的,画框的,配图的或是与一个非常昂贵的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它可能就是一个高利润的产品,餐厅希望你能看见并考虑。 (6)我们让情绪控制自己。 庞德斯通的书中一个著名实验中,为志愿者们提供10美元以内的一定数量的钱。一些被认为是不公的出价(假设是1美元),会激活脑叶皮层,“另外这也会由疼痛和恶臭引发”。当我们觉得我们被宰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觉得恶心—即使是个还不错的交易。庞德斯通将此与迷你吧实验等同起来。很晚了,你很饿,那就有一个士力架,但是价格让你觉得非常不爽,于是你决定宁愿饿着自己,也不要觉得是被宰了。另一方面,便宜货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即使是世界上最没用的垃圾也会很有吸引力,只要价格非常便宜。 (7)我们很容易被酒精,时间,决定变得更笨。 年轻的时候,你在一家酒吧喝醉了,你很容易和陌生人做一些蠢事。“我有没有全面地评估这个复杂的浪漫情景呢?”,喝了7杯酒后,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所以我们通常会问自己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他/她性感吗?”我们在喝醉、倍感压力、疲累等等疏忽的时候,关于买东西,我们更可能会询问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杂货店里,便宜的糖果条和口香糖通常放在收银台附近,因为那里是疲惫的购物者最有可能放纵渴望而不关注价格的地方。有酒的午餐有利于达成协议,因为酒精会立即缩小我们脑袋里的复杂因素的范围。如果你想让某人冒一次被低估的风险,把他灌醉,或者让他疲累或耗尽其自我。 (8)我们心疼交易成本。 在这里的一个私人理财专栏里,梅根·麦卡德尔(Megan McArdle)请她的读者放弃一些经常性支付的交易,例如健身房会员和订阅并不使用的报纸和服务。“别买那些你不消费的东西。”似乎是个再清晰不过的建议,但是梅根有重要的一点。我们受一些订阅、会员制和捆绑产品的吸引,部分是因为我们试图避免交易费。我们宁愿多付一点点,也不愿遭受拿出钱包、看着我们的钱流向每个健身房季/电影等等时的心理之苦。 (9)但是关于回扣和担保我们却表现得很怪异。 现在既然我已经告诉你消费者避免另外的支付,我应该加上两种我们喜爱的额外支付:回扣和担保。第一种购买财富的幻想(我花钱还有钱拿!)第二种购买心理的安宁(现在我能永远拥有这个东西,不用担心了!)这两种基本都是伎俩。“与其购买一件东西然后拿折扣,”庞德斯通写道,“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支付较低的价格呢?”。 “ [担保]没有任何合理意义,”哈佛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David Cutler)这样告诉《华盛顿邮报》,“一个产品坏掉的隐含概率要大大高于你负担不起修理或更换的风险。如果你买了一个400美元的东西,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那种消费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你需要保证的风险。” (10)我们迷恋数字9. 高达65%的零售价格以9结尾,为什么? 人人都知道20美元和19.99美元是一回事。但是数字9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件商品打折了。这件东西很便宜。这件东西是某个知道你喜欢打折和便宜商品的人定价的。换句话说,9已经超越了魅力价格的地位,成为买者与卖者之间一根承载无声理解的电缆,说明该产品定价非常合理、有竞争力。一家高档餐厅里的壳鱼拼盘的定价里有9是很愚蠢的。没有一个愿意花170美元吃龙虾的人会寻求打折。但是同一个人,在买内衣的时候(研究已经反复显示),更可能会买价格是以9结尾的产品。记住:购物是一个注意力游戏。消费者们不仅是在寻找产品。他们也在寻找产品值得购买的线索。我们大脑中寻找便宜货/打折品的角落在数字9中发现了可以达成的交易。 (11)我们受一种强烈的公平感控制。 我已经解释过我们的大脑在看到便宜货和宰人货时如何有不同的反应。购物者的大脑受一种公平感推动。我们又回到我们不知道东西该花多少钱这点上,所以我们利用线索告诉我们应该为商品花多少钱。经济学家丹·阿雷利(Dan Ariely)做的一个实验非常好地解释了这一点。阿雷利谎称他要办一个诗歌朗诵会,然后他告诉一组学生,门票要花钱,告诉另一组学生参加朗诵会有钱可拿。然后他再告诉两组学生,朗诵会是免费的。第一组学生急于参加,认为他们免费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种学生大多数拒绝了,认为他们被迫为同一个事件志愿服务,却没有补偿。 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诗歌朗诵会价值几何呢?学生们不知道。这就是关键。我也不知道。这也是关键。一件全系扣的衬衫价值多少呢?一杯咖啡价值多少?一张人寿保险单价值多少?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结果,购物大脑只在知道的地方使用:视觉线索,激发的情感,比较,比例,关于便宜货vs. 宰人货的感觉。我们并不愚蠢。只是易受影响。

发表在 那些想要的东西 | 留下评论

西藏游最强攻略(详细、配图、无节操版)

编者按 如果这辈子你能去西藏自由行,我想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集合了时间、体力和金钱才实现这个很多人一直心动却未曾实现的梦想,本文旨在述说铁一般的事实,分享血和泪的教训以指导大家在西藏尽情撒欢!   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Let’s go!   出行篇之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此列举下西藏出行必带物件:   1.证件类:身份证(神器啊),护照(如果想穿过西藏去尼泊尔的话),边境管理通行证(珠峰等个别景点需要此证,具体办理方式有二:第一种以本人为例,在户籍地户政中心领取申请表格,由户籍地所在居委会和派出所盖章签字,再到户政中心办理即可,免费,当然有些地市边境通行申请由公安局受理的也有,所以自己去相关单位电话咨询;第二种直接到拉萨找旅行社办理,如果投宿青旅的话前台问下就OK,单办50元,也可以直接跟旅行社或司机师傅预定好去珠峰等景点,他们会事先帮你代办好边境通行证,车费里会含办证费用,所以也很方便。)   2.衣物配件类:冲锋衣,抓绒衣等户外衣物(6月份出行,西藏气温基本在5-30℃,根据自身情况携带必要衣物,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日常运动休闲服装也足以应付),太阳帽,墨镜,口罩(或者丝巾围脖)。   3.个人用品:防晒霜(防晒指望能高则高吧)、润唇膏、洗漱用品、睡袋(无论从保暖还是个人卫生角度上,无论在招待所,青旅还是帐篷里,睡觉基本用睡袋,6月份的时候一般睡袋选择15-20℃的就足矣,自行根据出行时间和气温选择适合睡袋)、手机(事先下载好西藏全境离线地图包,充电器,备用电池,移动电源等配件带齐)、相机(能多高端就多高端吧,西藏是摄影的好地方),男生当然还要剃须刀,女生研究不深。   4.其他用品:接线板(没带才知道接线板的好,尤其是多人出行,毕竟手机是一天一充,还有相机、mp3、pad等数码产品)、手电筒、工具刀。   5.药品食物类:红景天胶囊/口服液(提前若干天服用,具体抗高反效果应人而异,反正我们是就当吃个心理安慰),高原宁/高原安(也是防治高反,效果依旧待定,西藏各药店均有销售)、维生素片、洋参含片、晕车药、感冒腹泻头痛等常规用药,此外还可携带干红枣,葡萄糖等补充血糖食品,因为一旦高原反应后,必然是头晕恶心毫无胃口,因此需要及时补充血糖,抵抗高反。在此顺便说明下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与人的体质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也就是基因决定;因此对待高原反应无需纠结,坦荡面对,在高原上注意休息,减少过多运动和大喊大笑,而且不要以为自己一开始没高反以后就不会高反,高反不是病,不存在免疫不免疫,所以千万别得瑟,要积极攒人品!!另外如果真高反了,如胃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胸闷乏力等症状出现,应该积极的相信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高反,去中和高反,去克服高反,慢慢调整呼吸,注意保暖休息,当然如果实在严重,赶紧跟司机师傅提,让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一般年轻人应该不至于走到这一地步,自己扛扛就扛过来了。   6.补充:请务必准备足够的现金带在身上,在西藏大部分情况下信用卡神马的都是浮云,现金至上,此外还需准备好一元零钱纸币(20张左右就够了),西藏是不用硬币的,以及若干小包装零食或者小文具,可以适当分发给打发乞讨的藏族小朋友(但面对个别顽劣无理,强行乞讨者还是不予理会的好)。     T T来回火车硬卧也不便宜额。。。     到拉萨之际,果断提升药力,口服液配合胶囊双管齐下一波流。   出行篇之交通工具   行程紧凑赶时间的话那就飞机吧,一般飞拉萨的话是到贡嘎机场,机场大巴25元/人到拉萨市中心附近的民航局(娘热南路),车程1个小时左右,返回亦然(事先询问好发车班次,它是根据航班时间发车的);也有根据自己的线路从成都飞林芝机场的,不过这种方式一般提前联系好司机师傅进行接送。       一般大众屌丝出行方式毫无疑问就是火车啦,本屌丝三人从上海到拉萨的火车,算上必然的误点,基本就在48小时左右,实打实的两天两夜。其实一车的男女老少都是怀揣着同一个目的奔赴西藏,因此各种搭讪手到擒来,甚至有可能在火车上就组成团,再加上吃吃喝喝睡睡,时间也就那么过了,火车一旦进入高原阶段,火车会供氧,因此在车上哪怕翻越海拔5000+的唐古拉山口亦毫无压力。车上有插座,配合自带的接线板。       注:拉萨的主要青旅如东措、平措等貌似不接受提前预定,除非是团体房(也可事先咨询,电话号码百度就有),因此在抵达拉萨的当天,就可在火车上订好房间(旺季的房间相当不好订啊)。 …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旅游旅游 | 留下评论

这才是我想要的爱情!每看一次都深有感触。

发表在 感动我们的那些点滴 | 留下评论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别样生活

假如你是当爹妈的,并不特别富有,挣钱也挺辛苦,但每年硬掏出二三十万元,供孩子到美国念大学。突然有一天,你从网上看到一些照片,正是你家孩子在美国那边,整日生活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打打麻将之类的生活照,你会做何反应?你会情何以堪? 今年4月,门户网站“网易”发了一组摄影报道,内容是正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拍照片的是一个美国女孩,叫黛西·霍尔多夫,在俄亥俄大学念视觉传播专业的研究生。黛西说,自己只是想拍出一个美国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平日生活的样子。 “我想传达出这样一个感觉: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压力,因为父母为了让他们来留学花了大笔钱,也希望他们能顺利毕业。他们被期待着,期待着将来回到中国,能有一个大好前途。但眼下,他们却要被迫学习鼓励追求自我的异国文化,并因此搞得支离破碎。” 黛西拍的照片在中国发表后,反响之剧,让她难以理解。网易的原文跟帖有数千条,多达7万的网友参与其中。而美国那边,俄亥俄大学里的华人学生社区更是炸了窝。曾跟黛西关系密切、甚至热情地教她打麻将的中国朋友,其中有些人现在跟她闹掰了、翻脸了。 “他们对我发火,冲着我大叫。因为他们的父母,看到照片后,非常生气!”黛西感到郁闷。 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黛西从小生活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本科也是在当地读的。旧金山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地方,人的面孔五颜六色。在她的印象里,这里的人30%是亚裔,而其中又以华人居多。 “每天,我推开家门走出去,都能看到一张张中国人的脸。”黛西说。 俄亥俄大学是在美国中北部的一个小镇子上,此地以白人为主,街上很少能看到亚洲人。可是,令黛西惊讶的是,当她第一次走进俄亥俄大学时,校园里竟然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学生。 “怎么回事,这所大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她好奇地跟周围人打听。别人说,以前不这样,中国学生很少,只是最近几年突然多起来的。 6年间,俄亥俄大学的中国本科生数量差不多激增了35倍,2004年只有17人,而2010年则多达603名。现在,在俄大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中,81%来自中国。 黛西又进一步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俄大对中国学生进行扩招,并与中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加强了合作。学校留学生录取部的一位高级助理告诉她,自打与中国的中介机构联手后,“这些机构协助学校做宣传、搞录取,帮助学生完成申请手续,中国学生增长了70%。” 对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中国同学,美国学生跟他们接触甚少,了解不多。许多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那些校园里十分抢眼的富人。前些时候,该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说他如何开着昂贵的跑车,天天泡酒吧,跟美国人打得火热。后来因为他驾车出了事,不得不退学。 “这是不对的!”黛西认为,这个学生的事只是一个极端个案。“这篇很有煽动性的文章,让美国人对中国学生有了一种偏见,或者说刻板印象。” 黛西读大学时,曾修过3个学期的汉语。2008年至2010年,她到过中国,在上海、昆明、广州住了一阵子。在她看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是那么有钱,也不是那种活法。她想知道,来俄大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我来这所大学,是因为这里有我很想读的专业。我特别想知道,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多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能喜欢待在这么小的地方吗?来之前,他们知道这个地方、了解这所学校吗?有过什么期待吗?” 纪实摄影是黛西的专业所长,她想给中国学生拍片,采访报道他们在美国大学里的真实生活,以纠正部分美国人的偏见。黛西从2011年春天开始,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集中拍摄。拍摄结束后,她跟这些中国留学生保持着联系,夏天在中国旅行时,还跟其中一个学生的家人见面吃饭。 在校园里,每遇见一个中国学生,黛西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告诉人家,自己是个记者,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打算拍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专题照片,作品会刊登在学校摄影项目的网站上,“希望能跟你聊聊”。 有一天,黛西去学校的暗房洗照片,碰见一对中国学生。女的正忙着冲照片,男的站在一旁等待。她凑过去,跟男生搭讪,问人家叫啥名字,又说起自己拍片的事。“我希望采访你,你乐意吗?”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压根儿就没听懂她讲的英语,在昏暗的灯光下,那个男生只是拘束地站着,过了好久才给出回复。 这么着,黛西在暗房里结交上了泡泡和她的男友安迪。泡泡是学校中国同学联谊会的召集人,负责组织聚会,像新年联欢会啥的。熟悉后,黛西发现安迪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完全是一个自信、聪明和善于交际的人。这对恋人在校内的中国学生社团里都很活跃。 “那个时候,差不多每隔一天,我就会去找泡泡和安迪。大概一周4天,我都泡在中国人堆儿里。只要他们让我跟着一起去的地方,我都会去。泡泡和安迪是我最熟悉、最要好的中国朋友了,他们带我进入了中国学生的圈子。” “美国,最早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像纽约和洛杉矶那样的大城市,而当我来到俄亥俄,发现完全不一样。”泡泡这样告诉黛西。 还有不少人跟她说,来了以后才知道,俄亥俄大学跟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两回事儿。俄亥俄州立大学,位于州府所在地,在全美排名50位左右,是所名校;而俄亥俄大学,不仅排在百名以外,还是在这么小的一个镇子上。 至于来美国前有啥期待,黛西采访到的大部分中国学生回答是:没什么期待,也不知道该有啥期待。但他们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期待什么,那就是不希望在美国的校园里,遇见这么多中国同学。虽说人在美国,但自己跟老乡待的时间,比跟美国人待的时间还长;说的汉语,比说的英语还多;明明是在美国上大学,但一块上课的几乎全是中国人。 只有一个女孩,告诉黛西自己有过热切的期待。女孩的英文名叫克莱拉,来自中国西北部,为获得申请和签证的帮助, 她家付了2.5万元人民币的中介费。黛西见着克莱拉时, 她刚到俄大不足一个月。那天,她正和几个女孩子一起在看迪斯尼电影。 克莱拉曾期盼自己能有一位美国室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美国室友一直没有出现。宿舍里,只住着克莱拉一个人,每天下课回来,她都要面对一张空空的床板。 中国学生向黛西抱怨,说被有些“没良心的”中介忽悠了。 有些中介的人告诉他们说,到美国后,只需要读3个月的语言,就可以上专业课了。但到了俄大后,因为英语水平低,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太差,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需要读英语强化班(OPIE),它相当于正式开始专业学习前的预备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首次托福考试的成绩,将他们分为7个等级,分别安排到对应等级的语言班上课。“这意味着,在真正开始大学学习前,他们不得不先在这个语言班里下点功夫。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三年,才能通过这个强化班的重重关卡,不少英语‘困难户’就此诞生。”黛西介绍说。 虽然学的是英语培训之类的基础课,但交的却是等价于大学本科的学费,每学期6.5万元人民币。而且强化班的课程并不能为他们赢得学分,在这里一年读下来,一个学分都换不到。 “一方面是中介提供了误导性的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在录取上降低了标准。”黛西这么分析道。 英语强化班占用了许多教室。比如,在篮球馆的地下室,一扇玻璃门上用胶带粘了一张纸,上面用大字印着“OPIE”。 “弯曲幽暗的走廊,串起了一排教室,教授们在这些教室里对学生进行期中测评。一间又一间教室里, 学生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和教授争论着,竭力让自己获得通过这一级语言班以进入下一级的资格。然后,他们再穿过这洞穴般的走廊,走回到位于校园另一侧的宿舍。”黛西描述道。 黛西发现,在一个班里,坐着12人, 清一色的中国学生。教师特意要求他们隔开坐, 以防止上课时说英语以外的语言。教室墙上有脏兮兮的黑板、地图以及五颜六色的语法提示。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其中有一题问:“美国年轻人,去酒吧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什么?”下边用工整的笔迹答道:“找到一个女孩,坠入爱河。” 在这种英语班上课的学生,每天在图书馆、宿舍和课堂之间三点一线地周旋着。“他们花大把时间完成无数个小时的在线听力练习,编排那些情节琐碎、且跟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瓜葛的短剧,来阐释美国文化。其中一个短剧,讲的是老公买了玫瑰花,讨好怒气冲冲的老婆;另一个,是讲一家人如何欢度暑假。” … 继续阅读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你还有多少“鸡肋”?

要搬家,收拾旧物。衣橱里,许多穿过的旧衣服舍不得丢掉:一条雪白的长裙,曾经那么光鲜地穿在身上;一件碎花旗袍,曾经衬托出几分窈窕,赢得了几多赞美;还有几年不穿的羊绒大衣、粉红色套装……都曾是自己的最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衣服都成了“鸡肋”。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代表着一段记忆,穿出去已经不可能了。留着它,占地方。终于狠了狠心,把它们统统丢弃了,只把记忆留在心底。   放眼偌大一个家里,旧书、旧家具、旧摆设、旧电器等,很多都成了“鸡肋”。许多旧的东西,已经被时光蒙尘,被我们的记忆蒙尘,最终它们会退出我们的生活。   成为“鸡肋”的,岂止是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小时候,我们好得形影不离,长大后很多年我没有她的消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她的电话,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拨通了打给她。开始的时候,她也有几分惊喜。但是我们都感觉得出来,话题已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圈子。那段友情的味道,已如同鸡肋。我们都听得出来,彼此打电话的语气越来越淡,最终,我们完全不再联系了。记得安妮宝贝在一篇随笔中记述过一段少年友情,她说:“那段少年时的感情,就如同彼此寄居的蛹。当灵魂长出翅膀,各奔东西,蛹就成了透明的空壳。”人生中,我们有多少次破茧成蝶,飞到另一方天空,把蛹留在了原地。舍弃,是人生不断重复的过程。   我的朋友文朵,在大学时有过一段青涩而甜美的初恋。校园的木槿花下,他们的爱情花开一般灿烂。可是,毕业后,两人却各奔东西。后来,文朵谈过几次走马灯一样的恋爱,都没有结果。谁能想到,尘缘起落,她与初恋情人在几年后异地重逢。重温旧梦,两人一度非常珍惜。但好的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物非人非之后,他们都不再是彼时的那个青涩恋人。两人渐渐感到,这段爱情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两人心照不宣地慢慢疏远,直至再无联系。很多东西,当我们有了“鸡肋”之感,都难逃被舍弃的命运。   人生中,总有一些物和人,带给我们盛宴一般的欢欣。随着时间的流逝,浓稠的情感淡去了,那场盛宴,沦落为让人黯然神伤的“鸡肋”。并不是我们不懂得珍惜,实在是,时光太无情,现实太无情。很多东西都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追不上我们前行的脚步。   生活是一段段行程,我们被推赶着,一路前行。有些人被我们丢下了,有些人丢下了我们。有谁会陪你到永远?永远太遥远,遥远得我们不能掌控。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那么,只能拥有那些,珍惜那些。   天长地久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美好的愿望敌不过无奈的现实。我们无法改变很多物和人成为“鸡肋”的现实,所以,只有舍弃。不管怎样,那些美好的回忆,会被我们珍藏在心底。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成长,没你想象的那么迫切!

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你想要汽车,你想要旅行你想要享受生活。 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 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成长,真有你想象的那样迫切?——转自雅虎《另一种活法》 一、别急,千万别急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 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 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 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 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 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 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 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 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二、“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有 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 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的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 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 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 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 继续阅读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一条评论

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人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错阳差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在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因为‘让恶人成为恶人, 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吸毒少年脱裤展示“开天窗”吸毒 我只想做个小孩

和小超相处两天后,我还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戒毒男孩。“儿童”?“年轻男子”?或是用来形容犯罪嫌疑人的“某某”?戒毒所的卫生员叫他“崽崽”,成年的戒毒人员叫他“小屁股”。他12岁多,个头不到1米4,调皮起来喜欢拍别人的屁股。吐烟的神态老练成熟,完全不属于年仅12岁的少年。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他喜欢说:“人哪!会走哪条路,要看被带到哪个方向。”图为在活动室,小超被人抱着。他身边的朋友都是社会上混了很多年的成人。他们会哼些黄色小段,嘻嘻哈哈互相调笑,但小超最喜欢的还是打兵乓球,或其他一些“小孩子玩的玩意儿”。 小超扒开裤子,腹股沟上,注射毒品留下的两个凹痕清晰可见。这俗称“开天窗”,是最危险的吸毒方式。 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小超说:“人哪!会走哪条路,要看被带到哪个方向。” 他吐烟的神态老练成熟,完全不属于12岁的少年。 小超的人生确实没掌握在自己手里:父母贩毒坐牢、4岁被送到庙里、10岁注射海洛因、用最危险的“开天窗”方式吸毒、和毒贩盗窃、被警察抓…… 长时间吸毒,对内脏和大脑损伤很大。小超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有时见到医生,他会昂起头,很关心地问:“我会不会长不高啊?” 他会和大人们在一起抽烟讲笑话,聊到兴头上,荤段子随口而出。 他会蹲在走廊的窗台上,看到女戒毒人员,就笑嘻嘻地说:“你是我们戒毒所的所花!” 如今的他既幼稚又深沉,既粗鄙又温顺,既暴躁又善良,既无知又深刻。坎坷的遭遇、比大人更深沉消极的思想,相互纠缠、冲突着在他身上表现出来。 他的两个理想是读书和“找回儿童该有的东西”。心理咨询师和小超进行了一次长谈,小超掰开指头说:“抽烟、说痞话、唱流氓歌、跷二郎腿,这些都是大人的缺点。我是儿童,我的缺点应该是儿童的缺点。” 他如今处在可能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上,戒毒治疗让他脱离了毒瘾,小超即将离开戒毒中心,“如果没有大人管我,我肯定还会走上不归路。”他抽了一口烟,等烟从鼻孔里喷出来,又说:“吸毒的事我肯定不做了,但可能会被人带去搞小偷小摸。”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死亡率最高的车型和最低的车型 (买车前先看看数据)

侧翻测试 死亡率最高的车型和最低的车型一览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是美国的两大NCAP机构之一,是世界上最权威也是标准最严格的第三方安全测机构,其测试结果直接与车辆保险费率挂钩。 部分国内比较常见的轿车:   死亡率低于豪华轿车平均值(百万分之47)的车型: 奔驰E死亡率为百万分之10(死亡率最低的轿车) 宝马7系  11 凌志ES  18 奔驰C   24(死亡率最低的豪华运动轿车) 沃尔沃S80    29 凌志LS   30 帕萨特   35(死亡率最低的非豪华轿车) 宝马3系   35 高尔夫   45(死亡率最低的小型车) 萨博9-5  46 英菲尼迪G20 46 讴歌TL  47。 死亡率低于普通轿车平均值(百万分之88)的车型: 斯巴鲁森林人 53 凯美瑞 55 别克君越 57 宝马Z3 58(最安全的跑车) 雅阁 58 思域 74 日产天籁(Altima,注意:不是Teana) … 继续阅读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你认识的我】我们半路相遇,都是成品,遗憾的是,所有的旅伴都是暂时的,我终于还是自己长大了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是待嫁的年龄,你没有见过我和男生成群结队去翻墙爬树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蓄了很久的长发,你没有见过我剪成一层一层的短发,在食堂让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照顾自己,心情不好就做家务,手洗各种衣服,你不知道从前的我不会洗袜子,从没拖过地。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知道替别人着想,习惯倾听,从不打断别人说话,你从没有经历过我武断专横,不听任何人解释,我行我素的岁月。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脾气收敛,从不大声骂人,你不会知道原来的我生气时摔东西,撕纸条泄愤。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理性,友好,克制,习惯微笑,你没有见过我情绪崩溃,哭到喘不过气,甚至没有见过我撒娇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你不知道从前的我喜欢吃油炸食品,不爱跑步,晚上十点半可以吃掉半盆排骨,把自己喂到130多斤。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学会画简单的妆,知道什么季节穿黑丝袜,什么季节穿打底裤,商场里给你介绍化妆品让你晕头转向,你无法想象上中学时的我,早晨只刷牙不洗脸不梳头还能在学校转一整天。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怎么在酒桌上全身而退,你没有见过我说话脸红,被一瓶啤酒醉倒睡一晚的时候。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是这个样子,是个符合或者不符合你想法的成品。你再也无法参与我的成长,不能看到我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温柔到温柔。 所以,你认识的。终究只是半个我。你不能理解我各种奇怪的忌讳,不能明白我对着一首老歌,一种场景发呆,无法理解我的坚持,放弃,隐忍,等待。同样,我认识你的时候,你穿带领子的衣服上班,不知道你穿球衣打球的样子。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请吃饭从不心疼,那些花钱拮据,攒钱吃大餐的日子你不是和我在一起。我认识你的时候,你知道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花语,而那个伴你成长教会你这些的女生不是我。我们半路相遇,都是成品,那些打磨过我们的人都随着时光走远了。 我是应该唏嘘还是应该感谢,别人教会你这些,陪着你长大,然后你们分开,再转到我的身边。我是应该庆幸吧,看到的你已是稳重大方,彬彬有礼,知道对女生该说什么话,如何讨人喜欢。 可是我多么想有一个人和我一起成长,和我一起年少轻狂,少不更事,从青涩到成熟都只是同一个人,成长的痕迹在对方眼中就能看到。二十多岁的岁月中有十几年是和他相伴,然后一起让小时候的梦想一步步都成为现实。 遗憾的是,所有的旅伴都是暂时的,我终于还是自己长大了,跟着不同的队伍,最后还是一个人,孤独的长大了。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