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无可救药的11种表现

你走进一家星巴克,看到店里对同一杯咖啡提供两种套餐:第一种是加量33%不加价;第二种是原价降价33%。哪种更好?
“它们差不多一样!”,如果你和参加发表在《市场营销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上的一项新研究的学生们一样的话,你会这样说,那么你就错了。这两种套餐看起来好像相等,但是实际上,33%的降价相当于加量50%。数学计算时间:假设标准咖啡的价格是一美元三夸脱(即每夸脱0.33美元),第一种套餐一美元可以买到4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5美元),第二种66美分可以买到3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2美元)。
结果:免费得到多余的东西比得到同样的东西、花钱更少,感觉好点。对这一简单事实的应用却是极广的。卖燕麦么?别谈什么降价,讲讲盒子大了多少!卖车?省省大谈MPG转换的口水吧,谈谈能多跑多少英里。
这种小技巧能行得通,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消费者们不知道到底商品该花多少钱,所以我们就依靠我们大脑中并不严格定量的部分;第二,尽管人们花的美元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依据加起来能导致数学盲的线索和半思维来做出决定。
下面是另外十种消费者数学很差的方式,在历史学家兼作家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帮助下完成。
(2)我们受到第一个数字的严重影响。
你走进一家高端的商店,就假设是爱马仕 (Hermès,是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译者注。)吧,你看到一个包包的标价是7000美元。“哈哈,那简直贵得离谱!”你和朋友说。“7000美元就买一个包!”然后你发现了一款很好的手表,标价367美元。和天美时(Timex,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时尚类手表品牌,以低端产品为主—译者注。)手表相比,这款绝对超贵。但是和那款你刚刚记得的7000美元的包包相比,这绝对是便宜货。这样,商店就能调整或者定下你的消费预期。
(3)我们很害怕极端。
我们不喜欢廉价的感觉,我们也不喜欢上当受骗。既然我们不确定商品的价值多少,我们就会避开过高或过低的价格。商家就会利用我们对中庸的偏爱来对付我们。下面是个不错的故事:
人们有两种啤酒可以选择:2.5美元的高级啤酒和1.8美元的廉价啤酒。约80%的人会选择更贵的那种啤酒。现在引进第三种啤酒,除了前面两种,还有一种超便宜的啤酒,只需1.6美元,现在80%的人会买1.8美元的啤酒,其余人会买2.5美元的啤酒。没有人选择最便宜的啤酒。
第三次,他们撤去了1.6美元的超便宜啤酒,换成一种3.4美元的超高级啤酒。大多数人选择2.5美元的啤酒,一小部分人选择1.8美元的啤酒,约10%的人选择最贵的3.4美元的啤酒。
简而言之,我们都是金发姑娘。(Goldilocks,童话故事“The story of the three bears”里小女孩的名字。故事里Goldilocks去了三只小熊家,总是选软硬中等的椅子和床等—译者注)。
(4)我们都爱理由。
在其著作《无价之宝》中解释了,当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Williams-Sonoma)在279美元的模型旁边加上一个429美元的面包机后,发生了什么:便宜的一款的销售量翻倍,尽管实际上几乎没人买那款429美元的面包机。经验教训:如果一款产品卖不出去,试着在旁边放置一个外形几乎差不多、但是价格却是其两倍的产品。这让第一款产品看起来像是个一定要买的便宜货。这种策略有效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喜欢理由。由于很难知道商品的真实价值,我们需要一些说法来向我们自己解释所做的决定。价格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由和一个动机:那个279美元的面包机比另一款便宜了差不多40%–我们占大便宜了!好理由。
(5)我们被告知什么,就做什么。
行为经济学家喜欢在学校里做实验,他们发现在水果上闪点光、把沙拉像糖果那样摆放,可以让孩子们多吃水果和沙拉。但是成人们也同样受这些简单游戏的影响。例如,一些精明的餐厅,就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如图片和画框等设计菜单,以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最有利可图的菜品上。好的经验法则:如果你看到菜单上一道菜是被突出的,画框的,配图的或是与一个非常昂贵的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它可能就是一个高利润的产品,餐厅希望你能看见并考虑。
(6)我们让情绪控制自己。
庞德斯通的书中一个著名实验中,为志愿者们提供10美元以内的一定数量的钱。一些被认为是不公的出价(假设是1美元),会激活脑叶皮层,“另外这也会由疼痛和恶臭引发”。当我们觉得我们被宰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觉得恶心—即使是个还不错的交易。庞德斯通将此与迷你吧实验等同起来。很晚了,你很饿,那就有一个士力架,但是价格让你觉得非常不爽,于是你决定宁愿饿着自己,也不要觉得是被宰了。另一方面,便宜货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即使是世界上最没用的垃圾也会很有吸引力,只要价格非常便宜。
(7)我们很容易被酒精,时间,决定变得更笨。
年轻的时候,你在一家酒吧喝醉了,你很容易和陌生人做一些蠢事。“我有没有全面地评估这个复杂的浪漫情景呢?”,喝了7杯酒后,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所以我们通常会问自己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他/她性感吗?”我们在喝醉、倍感压力、疲累等等疏忽的时候,关于买东西,我们更可能会询问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杂货店里,便宜的糖果条和口香糖通常放在收银台附近,因为那里是疲惫的购物者最有可能放纵渴望而不关注价格的地方。有酒的午餐有利于达成协议,因为酒精会立即缩小我们脑袋里的复杂因素的范围。如果你想让某人冒一次被低估的风险,把他灌醉,或者让他疲累或耗尽其自我。
(8)我们心疼交易成本。
在这里的一个私人理财专栏里,梅根·麦卡德尔(Megan McArdle)请她的读者放弃一些经常性支付的交易,例如健身房会员和订阅并不使用的报纸和服务。“别买那些你不消费的东西。”似乎是个再清晰不过的建议,但是梅根有重要的一点。我们受一些订阅、会员制和捆绑产品的吸引,部分是因为我们试图避免交易费。我们宁愿多付一点点,也不愿遭受拿出钱包、看着我们的钱流向每个健身房季/电影等等时的心理之苦。
(9)但是关于回扣和担保我们却表现得很怪异。
现在既然我已经告诉你消费者避免另外的支付,我应该加上两种我们喜爱的额外支付:回扣和担保。第一种购买财富的幻想(我花钱还有钱拿!)第二种购买心理的安宁(现在我能永远拥有这个东西,不用担心了!)这两种基本都是伎俩。“与其购买一件东西然后拿折扣,”庞德斯通写道,“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支付较低的价格呢?”。 “ [担保]没有任何合理意义,”哈佛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David Cutler)这样告诉《华盛顿邮报》,“一个产品坏掉的隐含概率要大大高于你负担不起修理或更换的风险。如果你买了一个400美元的东西,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那种消费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你需要保证的风险。”
(10)我们迷恋数字9. 高达65%的零售价格以9结尾,为什么?
人人都知道20美元和19.99美元是一回事。但是数字9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件商品打折了。这件东西很便宜。这件东西是某个知道你喜欢打折和便宜商品的人定价的。换句话说,9已经超越了魅力价格的地位,成为买者与卖者之间一根承载无声理解的电缆,说明该产品定价非常合理、有竞争力。一家高档餐厅里的壳鱼拼盘的定价里有9是很愚蠢的。没有一个愿意花170美元吃龙虾的人会寻求打折。但是同一个人,在买内衣的时候(研究已经反复显示),更可能会买价格是以9结尾的产品。记住:购物是一个注意力游戏。消费者们不仅是在寻找产品。他们也在寻找产品值得购买的线索。我们大脑中寻找便宜货/打折品的角落在数字9中发现了可以达成的交易。
(11)我们受一种强烈的公平感控制。
我已经解释过我们的大脑在看到便宜货和宰人货时如何有不同的反应。购物者的大脑受一种公平感推动。我们又回到我们不知道东西该花多少钱这点上,所以我们利用线索告诉我们应该为商品花多少钱。经济学家丹·阿雷利(Dan Ariely)做的一个实验非常好地解释了这一点。阿雷利谎称他要办一个诗歌朗诵会,然后他告诉一组学生,门票要花钱,告诉另一组学生参加朗诵会有钱可拿。然后他再告诉两组学生,朗诵会是免费的。第一组学生急于参加,认为他们免费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种学生大多数拒绝了,认为他们被迫为同一个事件志愿服务,却没有补偿。
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诗歌朗诵会价值几何呢?学生们不知道。这就是关键。我也不知道。这也是关键。一件全系扣的衬衫价值多少呢?一杯咖啡价值多少?一张人寿保险单价值多少?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结果,购物大脑只在知道的地方使用:视觉线索,激发的情感,比较,比例,关于便宜货vs. 宰人货的感觉。我们并不愚蠢。只是易受影响。

发表在 那些想要的东西 | 留下评论

西藏游最强攻略(详细、配图、无节操版)

编者按 如果这辈子你能去西藏自由行,我想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集合了时间、体力和金钱才实现这个很多人一直心动却未曾实现的梦想,本文旨在述说铁一般的事实,分享血和泪的教训以指导大家在西藏尽情撒欢!

 

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Let’s go!

 

出行篇之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此列举下西藏出行必带物件:

 

1.证件类:身份证(神器啊),护照(如果想穿过西藏去尼泊尔的话),边境管理通行证(珠峰等个别景点需要此证,具体办理方式有二:第一种以本人为例,在户籍地户政中心领取申请表格,由户籍地所在居委会和派出所盖章签字,再到户政中心办理即可,免费,当然有些地市边境通行申请由公安局受理的也有,所以自己去相关单位电话咨询;第二种直接到拉萨找旅行社办理,如果投宿青旅的话前台问下就OK,单办50元,也可以直接跟旅行社或司机师傅预定好去珠峰等景点,他们会事先帮你代办好边境通行证,车费里会含办证费用,所以也很方便。)

 

2.衣物配件类:冲锋衣,抓绒衣等户外衣物(6月份出行,西藏气温基本在5-30℃,根据自身情况携带必要衣物,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日常运动休闲服装也足以应付),太阳帽墨镜口罩(或者丝巾围脖)。

 

3.个人用品:防晒霜(防晒指望能高则高吧)、润唇膏洗漱用品睡袋(无论从保暖还是个人卫生角度上,无论在招待所,青旅还是帐篷里,睡觉基本用睡袋,6月份的时候一般睡袋选择15-20℃的就足矣,自行根据出行时间和气温选择适合睡袋)、手机(事先下载好西藏全境离线地图包,充电器,备用电池,移动电源等配件带齐)、相机(能多高端就多高端吧,西藏是摄影的好地方),男生当然还要剃须刀,女生研究不深。

 

4.其他用品:接线板(没带才知道接线板的好,尤其是多人出行,毕竟手机是一天一充,还有相机、mp3、pad等数码产品)、手电筒工具刀

 

5.药品食物类:红景天胶囊/口服液(提前若干天服用,具体抗高反效果应人而异,反正我们是就当吃个心理安慰),高原宁/高原安(也是防治高反,效果依旧待定,西藏各药店均有销售)、维生素片洋参含片晕车药感冒腹泻头痛等常规用药,此外还可携带干红枣葡萄糖等补充血糖食品,因为一旦高原反应后,必然是头晕恶心毫无胃口,因此需要及时补充血糖,抵抗高反。在此顺便说明下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与人的体质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也就是基因决定;因此对待高原反应无需纠结,坦荡面对,在高原上注意休息,减少过多运动和大喊大笑,而且不要以为自己一开始没高反以后就不会高反,高反不是病,不存在免疫不免疫,所以千万别得瑟,要积极攒人品!!另外如果真高反了,如胃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胸闷乏力等症状出现,应该积极的相信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高反,去中和高反,去克服高反,慢慢调整呼吸,注意保暖休息,当然如果实在严重,赶紧跟司机师傅提,让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一般年轻人应该不至于走到这一地步,自己扛扛就扛过来了。

 

6.补充:请务必准备足够的现金带在身上,在西藏大部分情况下信用卡神马的都是浮云,现金至上,此外还需准备好一元零钱纸币(20张左右就够了),西藏是不用硬币的,以及若干小包装零食或者小文具,可以适当分发给打发乞讨的藏族小朋友(但面对个别顽劣无理,强行乞讨者还是不予理会的好)。

 

 

T T来回火车硬卧也不便宜额。。。

 

 

到拉萨之际,果断提升药力,口服液配合胶囊双管齐下一波流。

 

出行篇之交通工具

 

行程紧凑赶时间的话那就飞机吧,一般飞拉萨的话是到贡嘎机场,机场大巴25元/人到拉萨市中心附近的民航局(娘热南路),车程1个小时左右,返回亦然(事先询问好发车班次,它是根据航班时间发车的);也有根据自己的线路从成都飞林芝机场的,不过这种方式一般提前联系好司机师傅进行接送。

 

 

 

一般大众屌丝出行方式毫无疑问就是火车啦,本屌丝三人从上海到拉萨的火车,算上必然的误点,基本就在48小时左右,实打实的两天两夜。其实一车的男女老少都是怀揣着同一个目的奔赴西藏,因此各种搭讪手到擒来,甚至有可能在火车上就组成团,再加上吃吃喝喝睡睡,时间也就那么过了,火车一旦进入高原阶段,火车会供氧,因此在车上哪怕翻越海拔5000+的唐古拉山口亦毫无压力。车上有插座,配合自带的接线板。

 

 

 

注:拉萨的主要青旅如东措、平措等貌似不接受提前预定,除非是团体房(也可事先咨询,电话号码百度就有),因此在抵达拉萨的当天,就可在火车上订好房间(旺季的房间相当不好订啊)。

 

 

火车上的供氧口,就在你的床头,不过一般貌似就每节车厢两端过道处的供氧口会喷氧气。

 

 

车厢过道厕所对面的控制面板,显示海拔高度。

 

 

 

 

随着海拔上升,屌丝食品开始胀袋了,小心爆炸,嘿嘿。

 

 

附上一张沿途风景,已经能看到皑皑雪山了。

 

线路篇

 

首先给大家大致介绍下西藏旅行的常规线路,包括:

 

1、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寺庙,西藏博物馆,以及八廊街购物等)

 

2、  纳木措(圣湖,很美,海拔4700+,里拉萨不远,一般一日游)

 

3、  林芝山南(被誉为西藏江南,海拔低,一般3-4日,西藏东南)

 

4、  珠峰大本营(4日,西藏西南)

 

5、  阿里大环线(一般7-15日,是所以线路中最极限和恶劣的,不建议初来者选择此线路,西藏西北)

 

6、  樟木尼泊尔(要在尼泊尔呆多久看你心情了,西藏西南)

 

注:以上线路的时间计算均以拉萨为出发地和回程地。

 

 

 

 

上图来自马蜂窝西藏攻略。

 

线路篇之拉萨

 

拉萨被誉为日光城,因此即使已到晚上7、8点,太阳依旧刺眼毒辣(一般9点半后太阳才下山),因此请果断带上了太阳帽和墨镜。

 

 

拉萨火车站

 

下了火车,若感觉海拔3000+毫无压力,就果断手机导航配合公交奔赴旅店吧,一块钱那是相当实惠,藏民们也很友善,看到我们打包行李,给我们让了座,再此感激涕零一下。如果感觉一下来不是很适应,也可打车,不过那是相当黑,基本到市区30-50/人(在此分享下屌丝们血和泪的教训:无论打的士还是三轮车请务必谈好价钱,记住一定要是总价,千万别天真的问XX元去不去某地方,结果到了那后人家是按人头算钱,XX元还要乘以人头数那就被杀猪杀大了。)

 

我们初到拉萨选择的是平措康桑青年旅社,三人间(210元,有独立卫生间),毕竟初到拉萨,即使没有高原反应,还是要注意休息和调节,因此就稍微奢侈下好好睡上一晚。平措果然名不虚传,非常有青旅特色和小资情调,可以好好转转。

 

另外,在内地Bug一般的城管在拉萨被武警、特警、解放军直接秒杀了,因此安全相当有保障。

 

 

平措康桑青年旅社前台

 

 

这是咖啡吧,当然楼上还有书吧、酒吧等

 

 

 

楼道、走廊、房间里各种签名、涂鸦,因此果断留名,都快写到天花板上去了

 

(因此别忘了带上粗的记号笔哈!!)

 

后来的后来,为了体验生活加节省开支,我们入住了另一家著名的青旅—-东措,直接上图。

 

 

上楼住宿

 

 

前台处,骑行者、驴友准备入住

 

 

35元/床位的24人男女混住大通铺,如果身体状况不太良好或者睡眠不佳者,我想还是别折磨自己了,基本半夜2-3点才会安静的下来。

 

插一句的题外话,其实如果单纯论住宿的话,青旅的性价比不高,像我们后来入住东措附近的雅喜宾馆三人间只要180,而且设施条件要比平措的三人间好太多,因此自己选择适合的旅店投宿。

 

 

 

 

这是青旅公告栏上来自驴友们的组团信息,因此你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联系参加别人开的团,当然如果上面信息栏上没有你想要的团,你也可以直接咨询旁边青旅旅行社,他们会帮你安排;当然也可以自己开团,贴告示召集队友哈。唉,这里又要分享血和泪的教训一则了:一般情况下,根据团队人数然后跟旅行社确定安排不同的车型(如越野车3-4人,小面包车6-10,以及大巴车),然后旅行社会帮你安排车和司机,而之间的协议都是与旅行社进行签订,其中需支付的费用只包括车费,其他如餐饮、住宿、景点门票都是到时候由游客自理。但是最省钱的办法是跳过旅行社,直接与司机师傅单独联系,这样省去旅行社的中介费,可以便宜不少,我们当时林芝-珠峰-纳木措9日环线,旅行社收9200,丰田陆地巡洋舰4500(很老的车型,但很经典),后来司机师傅跟我们说单独联系他的话8000就可以拿下,因此温馨建议大家,可比对旅行社和司机师傅的报价进行选择,这里提供我们当时的司机师傅的联系方式(15年带客开车经验,人也比较老实憨厚):曲扎师傅,13889094513,不过旺季的时候司机师傅的业务基本相当繁忙,最好提前联系。

 

 

 

 

 

 

 

到达拉萨的第一天以休息和调整为主,同时可以去预约布达拉宫的参观(散客需要提前一天预定,才能参观布达拉宫,门票最新价格200元),配合手机导航坐公交+步行,路上会有很多旅行社业务员给你发名片,介绍业务,当然他们也会很热心的告诉你哪里去预约。预约只需提供身份证,不需要交钱,自己想好要预约参观的时间段。

 

 

进入布达拉宫,果断导游蹭起,寺庙内不准拍摄,脱帽摘墨镜,因此其中的藏族佛教历史文化就待各位小朋友自己体验领悟了。

 

如果是摄影爱好者,那就一定要不免俗套地去布达拉宫旁边的药王山拍摄布达拉宫,那里是被公认的布达拉宫最佳拍摄点,尤其是拍夜景,1元/人,我们晚上6点这样过去,已经聚集了很多摄友,我们的摄影大丝抚摸着三脚架蹲点蹲了3个多小时,终于抢占到了1号坑,直接把他拍虚了,果断上图。

 

 

蹲个坑我容易么我T T

 

 

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摄起来,虽然摄完后大丝虚得一塌糊涂

 

拉萨另一个著名寺庙就是大昭寺啦,确实非常精美,很值得一看,门票85,同样内部不准拍摄,如果你是住在北京东路一带,步行过去即可,因为大昭寺就在拉萨的中心地带。貌似大昭寺同样需要预约,而且上午11点前不对散客开放,我们就三人,买了门票后,门票管理员就直接放我们进去了,木有预约,嘿嘿。

 

 

 

大昭寺前虔诚朝拜的藏民

 

线路篇之林芝

 

林芝一般情况下是4日游,车费旅行社收3500左右。

 

林芝的海拔只有几百米,且空气湿润(西藏大部分地区空气干燥,出现流鼻血、嘴唇干裂等情况属于正常,润唇膏和维生素片就是用来对付这种状况的),很适合作为离开拉萨的第一站。其实按司机师傅的说法,最适合来林芝的季节是3-4月桃花盛开的时节,不过也很危险,部分道路依然结冰,而像我们6月份去的话,由于水汽太重,云雾太厚,影响了很多景点的观赏。

 

林芝3-4日行沿着经典的318国道出发(其实线路已经非常成熟,各旅行社安或司机师傅开的线路基本一样),途经景点包括米拉山中流砥柱巴松措(140元,不标注皆为路过观赏,免费)、卡定沟巨柏树(大概4,50,被我们砍掉没去)、鲁朗(特色美味,石锅鸡,280,虽然我觉得一般般)、然乌湖米堆冰川(因为要在里面步行2小时,所以为了节省体力,我们也没去)、色季拉山(展现人品的地方,受女神眷顾者可看到神秘的南迦巴瓦峰,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最美山峰Top1,本屌丝三人两次妄图逆袭均以惨败而告终,内牛满面啊)、八一镇(投宿)等。为避免过于剧透,略上图几张。

 

 

巴松措,在藏语中,“措”即为“湖”,因为雾气,湖面能见度很低

 

 

山间云雾缭绕,层层叠叠

 

 

米拉山上(5000+),感觉云都要压下来啦

 

 

清晨,宛如仙境

 

 

318国道沿着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感谢热心的胡捷童鞋指正)的一段上路上,道路泥泞狭窄,没有护栏,下面就是悬崖以及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碰上下雨有塌方泥石流的危险,我们就遇上前路塌方,解放军在疏通道路。可以说是在西藏遇到的最危险的状况了。

 

线路篇之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海拔高达5200米,而且要在此上过夜,也听司机师傅说起经常有人因严重的高反而连夜下山送往医院,加之气温很低,风非常大,因此去之前最好先确定自己能不能吃得消。

 

去珠峰的路上会在日喀则过一夜,返回亦然,本人就是悲催地在日喀则半夜里高反了,干吐吐了一晚上,再加上西藏夜间是野狗性欲旺盛时期,因此基本彻夜未眠(可能之前毫无高反迹象,因此导致过于得瑟,说太多笑太多唱太多而引发高反),但是哥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年轻的身体依然第二天奔赴珠峰大本营,然后在珠峰大本营的帐篷里睡了12小时。

 

珠峰门票180元,另外还要支付进车费,一个轮子100,我们越野车,自然还要支付400元。珠峰大本营帐篷是60元/人,帐篷里是比较暖和的,因为烧牛粪(个别人可能会受不了那个味道,因此被熏得吐了一晚),里面其实是没有床的,就睡在他们的长椅上,去之前最好在日喀则购买必要的食物,如方便面,毕竟大本营里物价还是很高的。藏民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友善,不时帮我们倒开水,睡觉的时候还帮我们盖好被子(睡前就不要喝水了,半夜跑出去尿尿实在太冷了)。

 

返回的路上,路过江孜,有兴趣的话可以购买藏刀,据说江孜是藏刀的著名产地,至于砍价那就纯粹是技术问题了。

 

 

羊雍措湖,湖旁玛尼堆上的石头不要拿哦

 

 

没错,这就是珠峰,最新测量高度8844

 

 

弯刀170,直的匕首80,屌丝们砍价还是相当不给力啊T T(还有就是,藏刀只能在邮局里平邮,快递都不行)

 

线路篇之纳木措

 

纳木措(圣湖)的一般有两种行程安排,第一种早上出发,下午返回,第二种下午出发,第二天早上回来(也就是在纳木措过一夜),两种行程的车费价格是一样的,一般210/人(当然肯定不是越野车),在拉萨天天有团,随报随走。

 

纳木措海拔4700+,较珠峰来说海拔略低,气温也相对正常,不会过于寒冷,但是氧气浓度却更低,同样容易出现高反,尤其是过夜。但是好在纳木措上直接有医疗条件,不像在珠峰一旦出现严重高反,还要夜路送下山,2个多小时的车程送往定日进行救治(路程也很危险,高海拔山路,无护栏无路灯,你们懂的)。

 

话说回来,纳木措真心十分漂亮,湖天接一色,可与神共语。无论是白天、日落还是日出都是可以细细品味一番,因此力荐一定要去啊。

 

纳木错住宿的话一般就60/人,湖边骑牦牛摄影20/人(不限张数),有很多乞讨的孩子,而且较之其他地方更加凶猛,某屌丝就因为露出了德芙巧克力而被群起而围之,相当的狼狈,因此适当分点糖果进行打发,不予理睬时果断不予理睬。

 

纳木措很适合夜晚看星星,满天繁星闪烁,非常漂亮。

 

 

一路上沿途风景,依然迷人

 

 

傍晚时分的纳木措

 

 

 

 

6点起床,爬上山头,看纳木措的日出

 

 

在纳木措斗地主斗到12点,某屌丝利用高原优势,取得大捷后,夜摄星相,忽然黑夜中一头不辨性别的野狗闻屌丝之浓味瞬间高潮,向其凶猛扑来,吓得小屌丝菊花一紧仓皇而逃,差点被野狗强暴了,hiahia。这就是冒着被强奸的危险拍摄下来的夜晚星空。

 

其实我们是一口气9天一个环线走完林芝、珠峰大本营和纳木措这三个线路,当然各位小朋友也可以如攻略中所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状况拆分开来进行游玩。至于阿里大环线就留给二次进藏吧,尼泊尔有时间再去吧(据说在尼泊尔会让你有高富帅或白富美的错觉,天天住最高档的宾馆,吃最好的美食,淘到物美价廉的手工艺品,有人住一月而流连忘返,当然也有人在青旅的墙壁上写着肺腑之言:吃尼泊尔菜吃到吐。)

 

餐饮篇

 

吃货嘛,Come on!

 

额,餐饮费可以算是西藏出行费用里的一大块,我们基本人均80-100/天,不过话说回来西藏真没什么美食,三个屌丝在西藏吃的最多的就是川菜,当然在西藏川菜遍地都是,哪怕是最偏远的景区,只要有游客的地方就有四川人,就有川菜,屌丝们基本上点遍了所有川菜馆里60以下的菜(偏远景区基本像一个西红柿炒鸡蛋的价格就在30-40。)

 

先从拉萨说起吧,能吃到的菜系包括尼泊尔菜藏菜川菜以及西餐(部分餐厅有提供,拉萨唯一的洋快餐是德克士,木有肯德基麦当劳,话说本屌丝们最后为了改善下口味,最后一餐还是去了德克士)。吃尼泊尔菜的话,推荐去西藏电影院楼上的一家综合餐厅,价格实惠(人均30左右),生意很好,口味也算正宗吧,上图为证。

 

 

餐厅装修精致,颇有情调,就是人有点多

 

 

这就是尼泊尔菜传统食物,XX咖喱酱+楠(反正就是一种面饼),基本吃过一次也没什么特别欲望想吃第二次。

 

藏餐的特色包括:酥油茶(个人推荐喝甜茶)、青稞酒(味道还挺不错,高反慎喝)、羊肉牛肉(话说海拔高的悲催之处在于,煮碗面都得用高压锅,因此西藏的羊肉牛肉那是牙好的人才有福享受,相当有韧劲)。

 

 

一杯小酥油茶,酥油茶都是很有爱的盛放在可爱的小热水瓶里(无论是餐厅还是家里)。

 

 

烤羊排,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撕扯动,牙不好伤不起

 

 

这是日喀则传统的藏式餐厅,叫“丰盛藏餐”。价格很实惠,到了日喀则,推荐就餐。

 

 

在“丰盛餐厅”点了几个家常菜

 

 

拉萨的街头,来杯酸奶,3元/杯,味道不错

 

 

大盘鸡搞起!!这里还是要分享最后一个血和泪的教训: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千万别像某屌丝一样还戴着遮阳帽和墨镜,这就是明晃晃地脸上写着“游客,宰我”四个字,导致果断“被乞讨”,那个小女孩一直望眼欲穿的盯着我们的大盘鸡,最后我们被迫弃车保帅,忍痛割舍了半瓶大橙汁给了那个乞讨的小姑娘,某屌丝应付全责!!!在此经过深思熟虑,为照顾该屌丝脆弱的自尊心,就不上图了。

 

接下说说川菜,平时因为怕辣,还真心不怎么吃川菜,但是西藏完全被川菜逆袭了。。。。曾经有人说每家兰州拉面附近必有一家沙县小吃,但是在西藏似乎沙县小吃难觅踪迹,倒是叫松城小吃的随处可见,其实就是四川小吃啦。

 

 

 

 

类似馄饨,四川人民叫抄手,难得能吃到清淡的东东

 

西藏的川菜随处可见,似乎为了照顾全国游客,也不是很辣,至于我们能吃的菜(30-40一个)也就那么几种,像回锅肉盐煎肉这种都快吃烂了。在回到拉萨之前奢侈的点了份沸腾鱼,后来发现藏民们是不吃鱼的。

 

 

泽当的一家小川菜,价格不实惠我就不推荐啦,服务员小妹妹也很漂亮热情!

 

其实还有很多特色美食碍于屌丝们囊中羞涩,没有机会得以尝之,屌丝们最奢侈的举动莫过于在鲁朗,尝试了当地著名的石锅鸡

 

 

 

 

 

 

Look,这就是石锅鸡(由当地鸡配合各种菌菇和中草药炖制而成),280,送若干盘蔬菜(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菜),石锅鸡个人感觉味道一般,不过鸡汤很原汁原味,没有添加剂的味道,比较纯正。

 

补充一句:在珠峰大本营和纳木措上如果省钱的话,最好还是事先在大城市买好方便面等其他食物。喝水的话,我们基本就一人一个杯子,吃饭吃到哪,开水就灌倒哪,如果天天喝矿泉水或饮料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购物篇

 

最后再来讲讲购物,既然来了西藏多少总会买些特色的纪念品嘛,一般包括:藏刀(在珠峰篇已经说明),唐卡(很贵,手工绘制,除非你是佛教信徒或者艺术爱好者,不然还是算了),围巾、披肩等服饰挂件(女生大爱,路上女生的穿着基本都是各种民族混搭风),藏式地毯(很重,要托运回去了)以及各种手工艺品(尽情淘吧)。当然也可以像某屌丝那样带点青稞(味道跟爆米花似的)或者牦牛奶干(硬的跟石头一样,骚味也很重)等特产回去。

 

一般购物就在围绕大昭寺那一圈的八廊街,非常集中的步行购物街,各种货色应有尽有,想想逛街逛到晚上9点依然是天亮,女生是不是很HIGH啊,而且可以痛痛快快的杀价,基本都可以往对折杀,本人是真心杀不动啊T T。

 

 

有小摊,也有商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总结一下以往返都以火车硬卧为例(拉萨-上海),我们在西藏算上往返来回的时间,总计17天,费用合计约在8000/人左右。补充:对于很多同学对费用的心存疑虑,在此做个简单的解释,来回车费1600+(还不算从家里到火车站所在城市的车费),住宿以50/人/天总计13天约600,餐饮80/人/天以17天计约1400,景点门票1000/人,西藏境内包车费3000/人,这么一算已经是7600了,这还不算前期准备费用,行程中的各项杂费,以及购置纪念品礼物的费用,总体来说8000的费用相当实打实(能省的空间也就在包车费上).

 

尾言

 

最后特别感谢两位摄影大师兼屌丝对于此攻略作出杰出贡献,正是他们犀利的摄影技术毫无节操的表演才使这篇攻略有那么多铁一般的事实可以叙述,有那么深刻的血和泪的教训可以分享,奉上两位大师的玉照,嘿嘿

 

 

 

 

 

 

发表在 旅游旅游 | 留下评论

这才是我想要的爱情!每看一次都深有感触。

发表在 感动我们的那些点滴 | 留下评论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别样生活

假如你是当爹妈的,并不特别富有,挣钱也挺辛苦,但每年硬掏出二三十万元,供孩子到美国念大学。突然有一天,你从网上看到一些照片,正是你家孩子在美国那边,整日生活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打打麻将之类的生活照,你会做何反应?你会情何以堪?

今年4月,门户网站“网易”发了一组摄影报道,内容是正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拍照片的是一个美国女孩,叫黛西·霍尔多夫,在俄亥俄大学念视觉传播专业的研究生。黛西说,自己只是想拍出一个美国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平日生活的样子。

“我想传达出这样一个感觉: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压力,因为父母为了让他们来留学花了大笔钱,也希望他们能顺利毕业。他们被期待着,期待着将来回到中国,能有一个大好前途。但眼下,他们却要被迫学习鼓励追求自我的异国文化,并因此搞得支离破碎。”

黛西拍的照片在中国发表后,反响之剧,让她难以理解。网易的原文跟帖有数千条,多达7万的网友参与其中。而美国那边,俄亥俄大学里的华人学生社区更是炸了窝。曾跟黛西关系密切、甚至热情地教她打麻将的中国朋友,其中有些人现在跟她闹掰了、翻脸了。

“他们对我发火,冲着我大叫。因为他们的父母,看到照片后,非常生气!”黛西感到郁闷。

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黛西从小生活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本科也是在当地读的。旧金山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地方,人的面孔五颜六色。在她的印象里,这里的人30%是亚裔,而其中又以华人居多。

“每天,我推开家门走出去,都能看到一张张中国人的脸。”黛西说。

俄亥俄大学是在美国中北部的一个小镇子上,此地以白人为主,街上很少能看到亚洲人。可是,令黛西惊讶的是,当她第一次走进俄亥俄大学时,校园里竟然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学生。

“怎么回事,这所大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她好奇地跟周围人打听。别人说,以前不这样,中国学生很少,只是最近几年突然多起来的。

6年间,俄亥俄大学的中国本科生数量差不多激增了35倍,2004年只有17人,而2010年则多达603名。现在,在俄大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中,81%来自中国。

黛西又进一步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俄大对中国学生进行扩招,并与中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加强了合作。学校留学生录取部的一位高级助理告诉她,自打与中国的中介机构联手后,“这些机构协助学校做宣传、搞录取,帮助学生完成申请手续,中国学生增长了70%。”

对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中国同学,美国学生跟他们接触甚少,了解不多。许多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那些校园里十分抢眼的富人。前些时候,该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说他如何开着昂贵的跑车,天天泡酒吧,跟美国人打得火热。后来因为他驾车出了事,不得不退学。

“这是不对的!”黛西认为,这个学生的事只是一个极端个案。“这篇很有煽动性的文章,让美国人对中国学生有了一种偏见,或者说刻板印象。”

黛西读大学时,曾修过3个学期的汉语。2008年至2010年,她到过中国,在上海、昆明、广州住了一阵子。在她看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是那么有钱,也不是那种活法。她想知道,来俄大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我来这所大学,是因为这里有我很想读的专业。我特别想知道,这些中国学生,不远万里地跑到一个美国小镇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多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能喜欢待在这么小的地方吗?来之前,他们知道这个地方、了解这所学校吗?有过什么期待吗?”

纪实摄影是黛西的专业所长,她想给中国学生拍片,采访报道他们在美国大学里的真实生活,以纠正部分美国人的偏见。黛西从2011年春天开始,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集中拍摄。拍摄结束后,她跟这些中国留学生保持着联系,夏天在中国旅行时,还跟其中一个学生的家人见面吃饭。

在校园里,每遇见一个中国学生,黛西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告诉人家,自己是个记者,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打算拍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专题照片,作品会刊登在学校摄影项目的网站上,“希望能跟你聊聊”。

有一天,黛西去学校的暗房洗照片,碰见一对中国学生。女的正忙着冲照片,男的站在一旁等待。她凑过去,跟男生搭讪,问人家叫啥名字,又说起自己拍片的事。“我希望采访你,你乐意吗?”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压根儿就没听懂她讲的英语,在昏暗的灯光下,那个男生只是拘束地站着,过了好久才给出回复。

这么着,黛西在暗房里结交上了泡泡和她的男友安迪。泡泡是学校中国同学联谊会的召集人,负责组织聚会,像新年联欢会啥的。熟悉后,黛西发现安迪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完全是一个自信、聪明和善于交际的人。这对恋人在校内的中国学生社团里都很活跃。

“那个时候,差不多每隔一天,我就会去找泡泡和安迪。大概一周4天,我都泡在中国人堆儿里。只要他们让我跟着一起去的地方,我都会去。泡泡和安迪是我最熟悉、最要好的中国朋友了,他们带我进入了中国学生的圈子。” “美国,最早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像纽约和洛杉矶那样的大城市,而当我来到俄亥俄,发现完全不一样。”泡泡这样告诉黛西。

还有不少人跟她说,来了以后才知道,俄亥俄大学跟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两回事儿。俄亥俄州立大学,位于州府所在地,在全美排名50位左右,是所名校;而俄亥俄大学,不仅排在百名以外,还是在这么小的一个镇子上。

至于来美国前有啥期待,黛西采访到的大部分中国学生回答是:没什么期待,也不知道该有啥期待。但他们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期待什么,那就是不希望在美国的校园里,遇见这么多中国同学。虽说人在美国,但自己跟老乡待的时间,比跟美国人待的时间还长;说的汉语,比说的英语还多;明明是在美国上大学,但一块上课的几乎全是中国人。

只有一个女孩,告诉黛西自己有过热切的期待。女孩的英文名叫克莱拉,来自中国西北部,为获得申请和签证的帮助, 她家付了2.5万元人民币的中介费。黛西见着克莱拉时, 她刚到俄大不足一个月。那天,她正和几个女孩子一起在看迪斯尼电影。

克莱拉曾期盼自己能有一位美国室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美国室友一直没有出现。宿舍里,只住着克莱拉一个人,每天下课回来,她都要面对一张空空的床板。

中国学生向黛西抱怨,说被有些“没良心的”中介忽悠了。

有些中介的人告诉他们说,到美国后,只需要读3个月的语言,就可以上专业课了。但到了俄大后,因为英语水平低,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太差,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需要读英语强化班(OPIE),它相当于正式开始专业学习前的预备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首次托福考试的成绩,将他们分为7个等级,分别安排到对应等级的语言班上课。“这意味着,在真正开始大学学习前,他们不得不先在这个语言班里下点功夫。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三年,才能通过这个强化班的重重关卡,不少英语‘困难户’就此诞生。”黛西介绍说。

虽然学的是英语培训之类的基础课,但交的却是等价于大学本科的学费,每学期6.5万元人民币。而且强化班的课程并不能为他们赢得学分,在这里一年读下来,一个学分都换不到。

“一方面是中介提供了误导性的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在录取上降低了标准。”黛西这么分析道。

英语强化班占用了许多教室。比如,在篮球馆的地下室,一扇玻璃门上用胶带粘了一张纸,上面用大字印着“OPIE”。

“弯曲幽暗的走廊,串起了一排教室,教授们在这些教室里对学生进行期中测评。一间又一间教室里, 学生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和教授争论着,竭力让自己获得通过这一级语言班以进入下一级的资格。然后,他们再穿过这洞穴般的走廊,走回到位于校园另一侧的宿舍。”黛西描述道。

黛西发现,在一个班里,坐着12人, 清一色的中国学生。教师特意要求他们隔开坐, 以防止上课时说英语以外的语言。教室墙上有脏兮兮的黑板、地图以及五颜六色的语法提示。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其中有一题问:“美国年轻人,去酒吧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什么?”下边用工整的笔迹答道:“找到一个女孩,坠入爱河。”

在这种英语班上课的学生,每天在图书馆、宿舍和课堂之间三点一线地周旋着。“他们花大把时间完成无数个小时的在线听力练习,编排那些情节琐碎、且跟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瓜葛的短剧,来阐释美国文化。其中一个短剧,讲的是老公买了玫瑰花,讨好怒气冲冲的老婆;另一个,是讲一家人如何欢度暑假。”

因为中国学生喜欢待在一起,加上语言障碍,他们真正接触美国生活的渠道, 可谓少之又少。虽然人在美国,却仍是在通过教材,了解着美国文化。

“他们在强化班上课,就像生活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的夹缝间。”黛西试着总结说。

泡泡还好,她的口语不错,通过语言考试后已正式开始学习专业。尽管身边有了很多美国同学,但她依然觉得交流困难,“有些美式笑话,我根本听不懂,就只能跟着笑。”

俄亥俄大学的校园很漂亮,是标准的美国大学校园。中国学生初来乍到时,都挺兴奋的。但是,当他们在英语强化班待上一年半载后,普遍有种挫败感。

“我想在真正的大学课堂里学习,过上更地道的美式校园生活。但我只是看着美国学生走过、路过,在食堂一起吃饭,我无法体验到那种生活。”克莱拉说。

“天天学着一模一样的东西,看不到希望和尽头。”一个在英语强化班待了一年半、5次托福考试均告失败的男生说。

黛西感觉,他们好像被这门课给卡住了。

他们聚在一起,抽中国烟,说汉语,聊英语课、聊作业、聊家乡

在采访英语强化班负责人时,黛西第一次听说了“中国城”。

“他告诉我,中国学生最集中的一个地方,是‘中国城’,他们同住在那一幢楼里。当时我吓了一跳,完全不能相信,因为我觉得这事太奇怪了。你知道,当我到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可不想跟一帮美国人住在一起。这样做,对很多事情都没好处。比如,你就没办法接触语言,我的报道里有一句引语,就是说‘这不是学习语言最理想的状态’。”

她决定一个人,去“中国城”亲眼看一看。

“中国城”的正式名称叫做斯科特楼,它实际上是俄大的一栋留学生宿舍楼,因为住的中国学生太多,被人称为“中国城”。虽然现在中国学生已被分散到了其他宿舍楼,但去年的时候,这里共住了215名学生,其中180个是中国人。

“中国城”的入口是一座红砖砌成的拱廊,上头挂着灯笼。顺着这些灯笼走下去,就到了一座露天的院子。院子里有片草坪,还种着樱桃树,中央由4只木制长凳围成了一个圈。

环绕着院子的这栋宿舍楼,十分雅致,一共有4层。一层是教室,上面3层是学生宿舍。夜晚,一排排白色的窗框里,射出温暖的金色灯光,整栋建筑,像一个镂空的立方体。走廊里,可以看到一扇扇门上,用汉字做的装饰。

黛西一个人在楼道里晃,碰上了宿舍管理员。在交谈中,她得知,当天晚上,这里要举办专为中国留学生准备的迪斯尼主题派对。

为了丰富中国学生的社交生活,不让他们长时间待在宿舍里,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有迪士尼卡通主题电影晚会,也有在当地年轻人里很流行的化妆舞会。

在一次化妆舞会开始前,宿舍管理员打扮成白雪公主的样子,挨个敲宿舍门,邀请中国学生参加派对舞会。

舞会上,黑白金三色的气球,被用胶带粘在墙上,以遮住原本严肃单调的建筑风格。“女士们穿着修长的露肩礼服, 缀满水钻的细高跟鞋, 在脏兮兮的灰色地毯上蹒跚挪步。男士们则穿着不合体的西装,从裤腿可以看出明显大一号。安迪戴了个灰色领结,正和泡泡吵架。克莱拉没来,宅在屋子里。”黛西回忆她当时看到的场景。

舞会办得似乎并不很成功。“红黄相间的灯光,映照着面具下害羞的脸。多数中国学生,只是待在圆形舞厅边上的阴影里,三五成群,打趣闲聊,只是随着音乐的律动,微微弯一下膝盖。各种甜腻的亚洲风格流行曲,循环播放了一夜。”

黛西的许多照片,都是在“中国城”里拍摄的。她还在英文报道里,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中国城”看到的一个个场景。

每到日暮时分,“中国城”楼顶上就会点亮射灯,刹那间,这个散落着烟头的院子,沐浴在蓝色的光线之中。

一些人站在院子中央的小广场上,聚在一起抽烟。他们说的都是汉语,在聊英语课、聊作业、聊家乡。黛西凑过去跟他们说汉语。“他们对我很感兴趣,觉得我很有意思,觉得一个试图说汉语的美国人很好玩。”

比尔和6个朋友一起坐在长凳上, 抽着中国烟, 讲着各种荤素段子。他们都抱怨在这儿生活的无聊。比尔已经来了5个月,几乎没有美国朋友,只和中国人交往。课余,他要么在聚会厅里玩游戏,要么在体育中心打篮球。他的英语口语很差,看到自己上强化班的漫漫长路,心情黯淡。当时,他在考虑夏天回中国,突击准备托福考试。

克莱拉合上笔记本电脑,走出她的宿舍。室内,那张属于美国室友的床,依旧空着。她沿着走廊,走过一扇扇紧闭的门,到了聚会厅。她和两个新来的同学用中文聊天,看过了迪士尼动画片《大力士》,在迪士尼主题的涂色本上,用蜡笔画了一会儿画后,克莱拉便又回到空荡荡的房间。

另一间屋里,一群中国学生正在用电饭锅煮面条。面条里只放了葱和酱油,然后他们用筷子吃。因为宿舍内禁止做饭,所以他们用塑料袋罩住烟雾探测器,以防触发警报被抓。

黛西在报道中评价道:“这里几乎处处弥散着彻头彻尾、坚不可摧的中国‘特色’。”

这种“特色”可不止是食物。凌晨两点,在“中国城”3层的学生休息室,4个18岁的学生正在打麻将。摸牌出牌之间,这些年轻的中国女孩互相逗趣、闲谈。

“我胡了!”一个叼着香烟的女孩喊道。随后,她推倒面前的14张牌,向大家展示。4人开始洗牌,“哗哗”声代表着新一轮牌局的开始。

“删除麻将照片,快点删除麻将照片!”

英文图文报道完成后,黛西将这些作品发到学校网站,刊登在一个叫做“我们的梦想是不同的”的摄影项目里。她特意给照片里拍到的中国学生发了信息,并告知了英文报道链接。可黛西没得到什么反馈和回应,“只有其中很少的人,见面被我问起的时候跟我说:嘿,照片不错,看着挺酷的!”

今年春天,网易的编辑跟黛西联系,说想发她拍的图片。黛西给他们传了40幅。后来上网的照片,是由编辑选定的。黛西还在期待中国编辑通知她中文报道发布的时间,却一直没等来。报道在中国已经发表了,她还不知道。

第一个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是打来电话的泡泡。那时候是晚上九十点钟,黛西在自己房间里,正准备泡一杯热茶。“她第一句话就问我:黛西,你是不是把你的照片,发给了一个中国的网站?我回答她,对啊!然后,她在电话里拉着长音,缓慢地说:好——吧——”

泡泡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警告。她告诉黛西,现有有些中国学生很不开心,他们想要找你,跟你聊一聊。黛西说,好啊,你可以把我的电话给他们,我很愿意跟任何一个想找我的人,聊一聊这件事。

放下电话后,黛西开始上网搜索这篇报道。紧接着,她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那天晚上,我差不多接了50多个电话。有些是同一个人,翻来覆去地打给我。他们显得很烦躁,很气愤。虽然第二天我还要上课,人已经累趴下了,但我还是想跟他们解释清楚,我觉得需要有一个沟通的过程。”

有个男生给黛西打来电话,上来就问:你家在哪里?地址是在哪里?我现在要去你住的地方找你!黛西回答说:不,今天太晚了,如果你想见我,我明天可以去找你。

讲了半天,男生还是很气愤,他对黛西叫道:“你等着,我会去告你,让你坐牢!”

“我感觉,他们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重,夸张了,说了很多偏激的话。他们说这件事毁坏了俄亥俄大学的声誉,他们的文凭,现在一文不值了,以后会找不到工作。”黛西说。

整件事情中,最让她感到难受的部分是关于安迪。

安迪也打来了电话,他也很不高兴,因为他的爸妈看了照片后非常生气。黛西跟安迪见面时,他正好接到父母的电话。“电话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安迪找我,要我把报道撤下来。”

几乎每一个给黛西打电话的人,都要求她把照片撤下来,把整套新闻图片都撤下来,但是黛西拒绝了。“我跟每一个人解释原因,告诉他们,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很想发表这个报道。”

直到现在,黛西依旧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她提及打麻将那幅照片?大家对这张照片,为什么那么反感?“每个人都在说,麻将照片,麻将照片,麻将照片。每个人都跟我吵:删除麻将照片,快点删除麻将照片!”

在照片里打麻将的女孩,也给黛西打来电话。第一天打了6次,第二天又打了4回。“她说我根本没有权利使用这张照片,这是她的照片。她叫我把照片从网上全部撤下来。我直接跟她说:没门!”

黛西发现,在图片版权观念上,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在这里,如果我给某人拍了照片,这张照片是属于我的,属于摄影师的。但是,在他们的概念里,似乎照片应该属于被拍的人。”

于是,很多人又把电话打给泡泡,因为知道她跟黛西的关系最好。“我觉得泡泡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大家都要她来说服我删除照片,最后我就同意了。”

事后,黛西却感到后悔。

“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我不应该删除这张照片。因为,此后每个人,都希望我把他们的照片删除,我不应该妥协才对。而且在一组照片中,删除一张也不会改变主题,但当时我妥协了。”

他们在渐渐改变,变得独立起来,想依靠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

现在,让黛西郁闷的是,她从没料到,这件事成为这样的局面。本来她以为,报道在中国发表后,还会像上次英文报道发表一样,那些中国学生会对她说:不错不错,照片挺好看的。但事实上,大部分人表现得很沮丧。

最初几天,黛西接的电话最多,她的手机通讯录里,新加了好多中国留学生的号码。“后来,电话一天比一天少,他们似乎慢慢冷静下来了。”

那个麻将女孩打过多次电话后,渐渐也不打了。“我觉得已经跟她把事情讲清楚了,最后她对我说:谢谢你跟我交流。”

她在跟中国学生通话时,试图解释的是:我为什么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但我当时的感觉是,当一个人很生气的时候,他就是想要发泄,想把一些话说出来。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静静地听他们说。”

让中国学生不满的是,他们觉得编辑选用的照片,多是“负面”的。可在黛西看来,像看视频电影,跟朋友聚在一起做饭,一块玩玩游戏之类的事情,算不上是负面的。“如果我上了视频网站,我的父母就不会不高兴啊。”她还说,虽然自己很投入地学习中国文化,还在中国生活过,但中国人的好多想法,仍让她琢磨不透,难以理解。

“可能是文化差异吧。”她这么归结道。

在她眼里,这些中国学生,已经算是很爱学习的了。“俄亥俄大学的学生,爱玩是出了名的,以开狂野派对著称。学生的交际场所,主要是在酒吧。跟那些天天泡吧的美国学生比,这里的中国学生好很多。他们很少出门,很少喝酒,聚会时,无非打打小牌、玩玩游戏、煮煮面条而已。可他们的父母,还会那么生气。”

“他们打麻将,也不是没日没夜地玩,只是在周末才打,而且也不赌钱。”黛西像是在替这些中国学生辩白:他们才十八九岁,突然间,被抛到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人很难适应,会令他们“文化休克”,会倍感孤独。他们想家,想念家里好吃的东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国内并不打麻将,但是现在他们需要这些“中国的东西”,他们聚在一起,玩中国游戏,上中国网站,做家乡饭吃,会令他们心里好受一些。

“一些中国学生,在这里每天就是学习,没有其他想法。但我们不同,我们有很多未来的计划。”黛西说,从小父母就鼓励她做一个独立的人,自己做事,自己承担。

18岁上大学时,她最大的期待是自己的大学生活能与众不同,希望自己尽快长大,更加独立。19岁时,她独自坐上长途大巴,游遍美国南部。大三时,她去了智利的圣地亚哥,学拉美政治和西班牙语。后来去中国,行前她一个中国人都不认识。

刚上大学时,黛西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她先是读社会学,又选修了哲学、英语、政治等许多门课“做实验”,看看自己到底对什么有兴趣。直到上了大三,才发现自己热爱新闻,喜欢与人聊天,想知道别人的故事。于是,她决定从事新闻摄影。

在昆明,黛西住在郊外一个小区里,周围都是中国人。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四处溜达,给街上遇到的人拍照。去大理和中甸旅行时,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时光穿梭机送到了另一个时代。在广州,她待了6个月,在黑人社区生活、拍片。她有两部作品,在今年的美国大学生摄影年赛中获奖。

“4年大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她说。

对那些正在俄大上本科的中国同学,黛西更多的是寄予同情。

“到了美国,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改变。一方面,他们受到中国那里、家庭那里来的压力和期待,被迫接受家长所做的种种安排;另一方面,他们人到了这里,处在美国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他们在渐渐改变,有了想做自己的愿望,变得独立起来,想依靠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

黛西表示,不满意网易编辑为她的报道所起的标题:“失落的留学梦”。

“那不是我要表达的主题。我的英文报道的题目叫做‘not here or there’(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我想表达的,是一种被困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感觉。”

“我为他们拍照片时,关系曾是那么亲近。但是现在,我觉得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这场风暴慢慢过去。”黛西说。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你还有多少“鸡肋”?

要搬家,收拾旧物。衣橱里,许多穿过的旧衣服舍不得丢掉:一条雪白的长裙,曾经那么光鲜地穿在身上;一件碎花旗袍,曾经衬托出几分窈窕,赢得了几多赞美;还有几年不穿的羊绒大衣、粉红色套装……都曾是自己的最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衣服都成了“鸡肋”。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代表着一段记忆,穿出去已经不可能了。留着它,占地方。终于狠了狠心,把它们统统丢弃了,只把记忆留在心底。

 

放眼偌大一个家里,旧书、旧家具、旧摆设、旧电器等,很多都成了“鸡肋”。许多旧的东西,已经被时光蒙尘,被我们的记忆蒙尘,最终它们会退出我们的生活。

 

成为“鸡肋”的,岂止是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小时候,我们好得形影不离,长大后很多年我没有她的消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她的电话,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拨通了打给她。开始的时候,她也有几分惊喜。但是我们都感觉得出来,话题已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圈子。那段友情的味道,已如同鸡肋。我们都听得出来,彼此打电话的语气越来越淡,最终,我们完全不再联系了。记得安妮宝贝在一篇随笔中记述过一段少年友情,她说:“那段少年时的感情,就如同彼此寄居的蛹。当灵魂长出翅膀,各奔东西,蛹就成了透明的空壳。”人生中,我们有多少次破茧成蝶,飞到另一方天空,把蛹留在了原地。舍弃,是人生不断重复的过程。

 

我的朋友文朵,在大学时有过一段青涩而甜美的初恋。校园的木槿花下,他们的爱情花开一般灿烂。可是,毕业后,两人却各奔东西。后来,文朵谈过几次走马灯一样的恋爱,都没有结果。谁能想到,尘缘起落,她与初恋情人在几年后异地重逢。重温旧梦,两人一度非常珍惜。但好的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物非人非之后,他们都不再是彼时的那个青涩恋人。两人渐渐感到,这段爱情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两人心照不宣地慢慢疏远,直至再无联系。很多东西,当我们有了“鸡肋”之感,都难逃被舍弃的命运。

 

人生中,总有一些物和人,带给我们盛宴一般的欢欣。随着时间的流逝,浓稠的情感淡去了,那场盛宴,沦落为让人黯然神伤的“鸡肋”。并不是我们不懂得珍惜,实在是,时光太无情,现实太无情。很多东西都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追不上我们前行的脚步。

 

生活是一段段行程,我们被推赶着,一路前行。有些人被我们丢下了,有些人丢下了我们。有谁会陪你到永远?永远太遥远,遥远得我们不能掌控。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那么,只能拥有那些,珍惜那些。

 

天长地久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美好的愿望敌不过无奈的现实。我们无法改变很多物和人成为“鸡肋”的现实,所以,只有舍弃。不管怎样,那些美好的回忆,会被我们珍藏在心底。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成长,没你想象的那么迫切!

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你想要汽车,你想要旅行你想要享受生活。

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

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成长,真有你想象的那样迫切?——转自雅虎《另一种活法》

一、别急,千万别急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 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 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 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 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 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 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 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 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二、“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有 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 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的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 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 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 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Fuck off,this is my own 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著名的记者、作家。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去哪里,不重要。

三、为什么要让人生“画地为牢”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 锁,即画地为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 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 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咨询公司,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的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四、谁也无权告诉你该怎么活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试错几个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呢?同理,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 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 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
这让我想起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澳大利亚人,大学毕业后在半岛电视台做了三年记者,游历了欧洲,后跑去念了一个哲学一个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又到非洲做了两年 义工,等他跟我一个师姐成为名叫“人权”的硕士项目同学时,已经33岁了。我不解,他读完硕士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士呢?“他在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才跑 来念一两年书,但这些兴趣的程度都没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业”,师姐道。那他毕业后都35岁了,做什么呢?“他似乎还没确 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谱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学对我的印象。 他们一边说,羡慕你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的啧啧叹道,那你留学回来都多大了?27岁.还读PHD吗?不知道。那你何时结婚?谁知道 呢,30岁?也说不定念书的时候就闪婚了。你也太不靠谱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学回来能找一个多牛逼的工作?我说,出国未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 作,目前想从事的职业不出国留学也能做的。啊?那出国意义何在?
个人阅历、视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话我终究没说出口。

五、你要的是快乐还是“成为大人物”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这是网络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
我在南墙群里问大家。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亦有友人问我。如果你终究只是个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梦想都没实现,世界也没改变丝毫,会快乐吗?
我问,温饱不愁吗?他说,那肯定,没这么惨啦。只是说,蛮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记者编辑,在单位无甚出彩之处,月薪最高也就一万上下,交房供,养儿育女,开辆普通车。不痛苦,但也没什么光彩,的生活。
家里空间是否足够让我挂幕布开投影仪踢实况?可以。
还喜欢足球,喜欢阅读,喜欢年轻时喜欢的一切东西?是的。
时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欢;时而周六周日,球场相见?是的。
快乐。
他看着我的眼睛。快乐。我点点头。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你会轻易的发现,性格将人与人彻底区别开来。
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客人?考虑到这是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一锤子买卖”,何况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闲心去投诉你恶劣的服务态度。
考虑到,你完美的服务态度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除了客人的一声感谢,一张笑脸。所在单位无法注意到你的“优良表现”,你表现好不会被升迁,表现差也很难被辞退——在中国,那个对客人态度恶劣屡遭投诉的可能反而讨领导喜欢,比你升迁更快。你懂的。
总而言之,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 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六、成长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

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在铺天盖地的励志话语中,我偏偏爱上了“毁志”。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跟近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 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 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 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你,你,
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
你,你,你,
真的热爱冒险和漂泊吗?为什么将理想纳给稳定和房产证做投名状?
你,你,你,
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结婚的,添子的,升副科级的,做小经理的,博士毕业的,买房买车的,走得好快。我曾经焦虑过,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节奏。我是慢吞吞的一头牛。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兜大圈子,如果方向对了,就不怕慢。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2011年可能是有生以来最不顺利的一年,屡遭挫败,计划搁浅。回头望望它,再踮起脚尖往2012年瞅一瞅,我还是想慢吞吞的说,我们都要死很久,活那么急干嘛,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人生不怕走得慢,就怕走错路

刚来美国时,总听到中国人说美国懒散,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美国人每年一定会外出度假,至少也要到海滨,在沙滩上躺躺。
中国人想干事,干起来确实夜以继日。吃起苦来,也是举世无双,我常听到美国人说,中餐馆的人,工作真辛苦,一周上六天班,开餐馆的人甚至一天上七天班。美国餐馆,把一天的班分成午班与晚班两个班,一般服务员只上五个半天班。
可是,你真得与那些开餐馆的去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钱一但赚够,就再也不开餐馆了。

因为累,而生厌,生厌的东西,一是不能长久,二是不能有创新,成为一流。所以,中餐在美国是几乎快餐的代名词,而不是高档的标志。
美国人看来懒散,又会享乐,可是美国还是超强,而中国人劳劳碌碌,可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奥妙就在与此。
而且,国人虽然走的快,却常常走错路。美国人走的慢,却常常走对路。
走得快时,如果犯错误,损失就大了。五十年代,大炼钢铁之际,每家都把铁锅砸了去炼钢铁,其中有一年,钢铁产量几乎赶英超美了,可是,这样竭泽而鱼似的炼钢,后继乏力,后来灾难接踵而至。
慢得好处是,有足够时间评估结果,有错误就停下来。 中国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举国欢庆,可是,这不是没有隐忧,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环境污染有影响到人的健康,使医疗支出成倍增长,这侵蚀着人们生活品质。
中国人,盖房子很快,可是,不注重维修保养,一幢房子,住了二十几年就破旧不堪,要推倒重来了。美国人对自己的房子,每年都花精力维修,有些五十年的房子,还象新的一样。
苦干不如巧干,巧干都有计划,都擅长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每次都市简单的另起炉灶。
贵在持之以恒。中国人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实践中做不到。
中国的学生,有些小学开始学中学内容,中学开始学大学内容,有些大学还有少年班,这些人的学习真是够快的。可是,为什么在诺贝尔的排行榜上,他们却迟迟无名?

关键就是,很多人跑得快,可是,却常常该变方向,没有恒心。很多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不在学习了。而美国提倡的是终身学习。
再看经济学家。中国学生数学比美国学生强,而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却比中国多得多,考虑到现代经济学用到很高深的数学知识,这匪夷所思。
可是,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这也是情理之中。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包含经济学家,却有很强的竞业精神。一辈子从事一个领域的研究,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月中折桂,并非偶然。
在技术领域,中国人用经营餐馆的方式来经营软件,很多程序员累得都想转行。很多经验的积累就白费了。殊为可惜。
所以,我想说,人生,只要方向对头,就不怕走的慢。慢一点,也许成功回来的晚一点,但更能保证成功的品质;慢一点,也许不会那么早到达终点,但亦不会因太累或太急躁而半途而废。你说呢?

最好的成长,就是过好当下每一刻

威廉·奥斯乐是一位名医,他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因烦恼和忧虑而生病的人,他们总因为过于烦恼以前和忧虑未来,长期闷闷不乐,毁坏了健康。为了更 彻底的医疗好这些人的病,他给他们开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子:“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意思是说:我们活在今天,就只要做好今天的事就好了,无须担忧明天 或后天的事;我们活在此刻,就要好好珍惜此刻的时光,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不复返的。
他说:“无限珍惜此刻和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去担心呢?每天只要活到就寝的时间就够了,往往不知抗拒烦恼的人总是英年早逝。”的确如此,每天都处于忧虑中,身体就像一根绳子般,拉来拉去,迟早会拉断。
……
过一天算一天,更多关注眼下的时光和日子,当我们把日子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所有的事都会变得容易的多。如果我们只活在每一个片刻,就没有时间后悔,没有时间担忧,而只专注在眼前。聪明的人一次只咀嚼生命的一小片段,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噎到。
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过去的延续,也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线性的未来。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在一起的,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将是永恒。
所以,当我们吃的时候,要全然地吃,不管在吃什么:当我们玩乐的时候,要全然地玩乐,不管在玩什么;当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要全然地去爱,不计较过去,不算计未来,全然地投入。
就像《飘》的女主角郝思嘉一样,在烦恼的时刻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我不要想这些,等明天再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想那么多干嘛,过好此刻才最真实,否则,此刻即将消失的时光,要上哪里找去?
我有个小亲戚,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小家伙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也没有心思学习,整 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个懂感情的好孩子,他的父母却很着急,因为,一天两天的伤悲是正常,一周两周的伤悲也可以理解,但大半年都过去了,他 还时时哭泣,不肯好好吃饭和学习,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
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正好一次我来到他们家,看到此情形,决定要和小男孩聊聊天。
“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我问他。
“因为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回答。
“那你还知道什么永远不会回来了吗?”我问。
“嗯――不知道。还有什么永远不会回来呢?”他答不上来,反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以后我们也无法再回到昨天弥补什么了;就像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如果在他这么小的童年时不愉快的玩耍,不牢牢打好学习基础,就再也无法回去重新来一回了;就像今天的太阳即将落下去,如果我们错过了今天的太 阳,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了。”
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在家里的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到地平线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他懂得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而沉溺,而是好好学习和生活,把握住现在的每一个瞬间。
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特殊时刻,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因为,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
人生,当下都是真,缘去即成幻。所以,我愿与所有的读者朋友共勉:眼前的每一刻,都要认真地活;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每一个人,都要认 真地对待,因为“缘去即成幻”,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遗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珍贵、最需要珍惜的即是当下――生命的意义就是由这每一个唯一的刹那构成。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一条评论

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人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错阳差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在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因为‘让恶人成为恶人, 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吸毒少年脱裤展示“开天窗”吸毒 我只想做个小孩

和小超相处两天后,我还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戒毒男孩。“儿童”?“年轻男子”?或是用来形容犯罪嫌疑人的“某某”?戒毒所的卫生员叫他“崽崽”,成年的戒毒人员叫他“小屁股”。他12岁多,个头不到1米4,调皮起来喜欢拍别人的屁股。吐烟的神态老练成熟,完全不属于年仅12岁的少年。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他喜欢说:“人哪!会走哪条路,要看被带到哪个方向。”图为在活动室,小超被人抱着。他身边的朋友都是社会上混了很多年的成人。他们会哼些黄色小段,嘻嘻哈哈互相调笑,但小超最喜欢的还是打兵乓球,或其他一些“小孩子玩的玩意儿”。

小超扒开裤子,腹股沟上,注射毒品留下的两个凹痕清晰可见。这俗称“开天窗”,是最危险的吸毒方式。

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小超说:“人哪!会走哪条路,要看被带到哪个方向。” 他吐烟的神态老练成熟,完全不属于12岁的少年。

小超的人生确实没掌握在自己手里:父母贩毒坐牢、4岁被送到庙里、10岁注射海洛因、用最危险的“开天窗”方式吸毒、和毒贩盗窃、被警察抓……

长时间吸毒,对内脏和大脑损伤很大。小超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有时见到医生,他会昂起头,很关心地问:“我会不会长不高啊?”

他会和大人们在一起抽烟讲笑话,聊到兴头上,荤段子随口而出。

他会蹲在走廊的窗台上,看到女戒毒人员,就笑嘻嘻地说:“你是我们戒毒所的所花!”

如今的他既幼稚又深沉,既粗鄙又温顺,既暴躁又善良,既无知又深刻。坎坷的遭遇、比大人更深沉消极的思想,相互纠缠、冲突着在他身上表现出来。

他的两个理想是读书和“找回儿童该有的东西”。心理咨询师和小超进行了一次长谈,小超掰开指头说:“抽烟、说痞话、唱流氓歌、跷二郎腿,这些都是大人的缺点。我是儿童,我的缺点应该是儿童的缺点。”

他如今处在可能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上,戒毒治疗让他脱离了毒瘾,小超即将离开戒毒中心,“如果没有大人管我,我肯定还会走上不归路。”他抽了一口烟,等烟从鼻孔里喷出来,又说:“吸毒的事我肯定不做了,但可能会被人带去搞小偷小摸。”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死亡率最高的车型和最低的车型 (买车前先看看数据)

侧翻测试 死亡率最高的车型和最低的车型一览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是美国的两大NCAP机构之一,是世界上最权威也是标准最严格的第三方安全测机构,其测试结果直接与车辆保险费率挂钩。

部分国内比较常见的轿车:

 

死亡率低于豪华轿车平均值(百万分之47)的车型:

奔驰E死亡率为百万分之10(死亡率最低的轿车)

宝马7系  11

凌志ES  18

奔驰C   24(死亡率最低的豪华运动轿车)

沃尔沃S80    29

凌志LS   30

帕萨特   35(死亡率最低的非豪华轿车)

宝马3系   35

高尔夫   45(死亡率最低的小型车)

萨博9-5  46

英菲尼迪G20 46

讴歌TL  47。

死亡率低于普通轿车平均值(百万分之88)的车型:

斯巴鲁森林人 53

凯美瑞 55

别克君越 57

宝马Z3 58(最安全的跑车)

雅阁 58

思域 74

日产天籁(Altima,注意:不是Teana) 72

卡罗拉 79

凯迪拉克CTS 81,

死亡率高于100的车型:

现代伊兰特 100

起亚远舰 101

福克斯 118

别克君威 118

三菱蓝瑟 125

现代雅绅特 150

日产 350Z 193 (跑车高点也正常)

起亚狮跑 197

起亚 赛拉图 199

起亚RIO 200

雪佛兰 开拓者 308

PS: 由于车祸属于离散事件,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随车辆使用而逐年递增。为公平起见,以上列表排除了统计年份未满4年的车型,例如01-02 两年的 帕萨特死亡率仅为百万分之16,01-04 四年则上升为35; 两年的雅阁为 35,四年则上升至 58; 同样统计年份只有2年的奥迪 A4(百万分之 12)、宝马7系(百万分之 11)、马自达6 (66)、英非尼迪G35 (10)、讴歌RSX(202)等也都被排除。

 

下边是IIHS对12种常见SUV的车身刚性测试:

IIHS对比测试视频:

 

 

1万5千磅(4倍车重)压力下的对比测试

大众途欢 Tiguan

完事后的样子。。。

这点程度小意思啦   变形不超过2英寸,连窗户都完好无损

再看看起亚狮跑。。。

塌陷超过13英寸,还好驾驶座上的是测试假人

就这样也好意思说“性价比”

最后老头坐进测试完的Tiguan里,比划着乘员舱不发生塌陷,安全带和气囊才能发挥作用。后面的起亚想必他是没法坐进去了。。。

详细报道:

美国每年死于车辆侧翻事故的人数超过万人,约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是SUV的头号杀手。在侧翻过程中,强度较弱的车顶在撞击地面时,局部会有塌陷,变形的车顶会撞击乘员头部导致其受伤或死亡。此次IIHS导入车顶强度评价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测试SUV车型在遇到侧翻情况时,车顶坚固程度是否可以抵御外界物体的冲击,乘员能否得到良好保护。
IIHS测试车顶强度的方法是,使用金属板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撞击车顶,用以测量车体的Peak Force值(峰值支撑力)。评为“G”(优秀)的条件是凹陷不超过5英寸,Peak Force必须超过4倍于车重的碰撞力度,而IIHS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数值达到4倍时,侧翻事故中的致命伤害将会降低50%。

除了峰值测试外,最好的与最差的IIHS还要用第二辆车进行对比测试,度量在1.5万磅(4倍平均车重)相同压力下二者表现的差异。今后所有组别的第一与倒数第一也都会进行这项加试

每辆车的车顶都塌陷了5英寸,但施加的压力却有天壤之别。。。

得益于高强度车体设计,大众Tiguan成为12辆测试车里唯一承受超过自身近6倍车重(5.82倍),10吨压力的车型,获得最佳;斯巴鲁森林人(4.6倍)获得优秀,丰田RAV4(3.4倍)可接受,而本田CR-V(2.8倍)只有允许范围的最底线,起亚狮跑 / 现代途胜(2.4倍)获差评。

大众Tiguan车体强度是CRV的两倍还多,即使与第二的森林人(4.6)比也有明显优势

8月20日 IIHS超小型车组测试:

奔驰Smart与雪佛兰乐风在9千磅压力(4倍平均车重)下的对比

 

SMART FORTWO 以5.41倍的成绩遥遥领先其它车型,获得最高评级“优秀”;丰田雅力士、现代雅绅特/起亚锐欧、MINI cooper、本田飞度获“可接受”;雪佛兰乐风垫底获“允许范围的最底线”

由于IIHS今年刚推出这项测试,两个组别测试车型又都是2009款,因此没有任何一辆能够针对测试规则进行优化,而各车厂的造车态度也可见一斑,有的只为了应付考试,有的则更加踏实,不因为NCAP有没有相关测试就采取“精益生产”。不过,那些应试高手们只需针对规则推出优化后的2010款车型,也同样可以拿到高分。

==============================
IIHS死亡率统计说明(有点唐僧了,嫌罗嗦的请跳过)

IIHS根据联邦**交通事故记录,将某车型司机死亡数除以该车型注册总数(就是上牌数)得出死亡率数值。为了提高统计精度,iihs规定注册数至少达到12万辆或每年造成超过20位司机死亡的车型才能参加统计。

一共有超过一亿一千万辆 ,近200种车型参加了统计!这些源于真实车祸的数据,总比实验室里的碰撞测试更有价值吧?

当然,现实的数据肯定会受到车型定位、车主年龄、驾驶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同类车型才具可比性。  像佳美、雅阁车主多为40多岁的大叔大婶,对他们来说这类车不过是买买菜、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自然很少去激情驾驶。而宝马车主就完全不同了,花这么多钱不就为驾驶乐趣吗?要是边上再坐个漂亮MM。。。

所以马力大、操控爽的车容易让人亢奋,“地板油”频率自然远高于那些买菜车,面包车Minivan、SUV的死亡率一般也低于轿车,而德国车普遍强调驾驶乐趣与高速性能的同时,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的确令人赞叹!

当C-NCAP遇到IIHS。。。

超5星CRV: VSA(ESP)、侧气囊、头部气帘,日本人很厚道啊 ,可为啥多数人买的CRV没有这些装备呢?

看看CNCAP对于碰撞车型选择的官方描述吧:

“对于同一款车的不同配置,CNCAP会选取销售比例较大的车型配置,如果无法确认,就选择最低或标准配置的产品”

而实际测试中,思域、速腾、老307都是严格按照上述规则选取各自最低配置的车型。可CRV的测试车却是只占销量不到10%的顶配车型,同样凯美瑞、卡罗拉、福克斯、朗逸、科鲁兹、新307、新宝来、新威驰、雅力士、日产逍客、起亚狮跑等也都是占各自销量少数的顶配或高配车型。。。

IIHS: 中国的C-NCAP真了不起,他们一次就完成的测试我们却要做两次

IIHS只购买最低配置的车型参加测试,如果厂家提出要求,并承担额外费用,IIHS会对选装后的高配车型再进行一次测试,但必须连同低配的成绩一起公示,并且TOP SAFETY评选仍以低配的成绩为准

丰田凯美瑞:

凯美瑞 无侧气囊与头部气帘的情况(看到第三个图那个坑了吗?是司机位的假人脑袋撞得……我觉得练过铁头功的人还是少数的)

凯美瑞 选装侧气囊和头部气帘后:

IIHS调查显示,在侧面碰撞中,如果乘员舱未发生严重变形,侧气囊可减少11%的致死率,侧气囊+头部气帘可减少45%致死率,每年可挽救2千人生命

IIHS统计显示,1980年代至2000年这20年间,正面碰撞死亡率下降了47%之多,但侧面碰撞死亡率却只降低了24%。 2001年各类多车碰撞致死事故中,正面碰撞事故所占比例由1980年的61%下降到43%;可侧面碰撞却从31%上升至51%,成为轿车的头号公敌。

由于没有类似车头缓冲区的保护,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身框架必须足够坚固,不发生溃缩变形,因此车体强度是侧撞防护的第一要素!

另外IIHS对全美数十万起车辆理赔事故的调查显示,ESP(ESC)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致命事故,包括32%致命碰撞事故,36%的致命单车失控事故,以及80%的致命翻车事故,在美国每年可挽救1万人的生命。由于ESP的巨大作用,美国、欧盟都已立法强制安装ESP。可看看许多国内车厂,为了省那几千元成本,连这么重要的保命设备都减配了,难道国人的小命就这么贱吗

IIHS关于ESP(ESC)视频:

ESP 中文解说:

 

 

 

IIHS原文报告:

翻滚测试 http://www.iihs.org/externaldata/srdata/docs/sr4403.pdf
侧气囊 http://www.iihs.org/externaldata/srdata/docs/sr4108.pdf
ESC(ESP) http://www.iihs.org/externaldata/srdata/docs/sr4105.pdf

 

===============================

这算是另加的:

 

 

 

正面和侧面碰撞测试,前面标牌的Top Safety Pick个人觉得不太权威,没什么含金量,基本上一般的车都得过这个玩意,只供参考,也只能用来参考了。

大型豪华车

 

 

中高级

中级车

紧凑型


小型车(A0)

SUV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

【你认识的我】我们半路相遇,都是成品,遗憾的是,所有的旅伴都是暂时的,我终于还是自己长大了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是待嫁的年龄,你没有见过我和男生成群结队去翻墙爬树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蓄了很久的长发,你没有见过我剪成一层一层的短发,在食堂让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照顾自己,心情不好就做家务,手洗各种衣服,你不知道从前的我不会洗袜子,从没拖过地。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知道替别人着想,习惯倾听,从不打断别人说话,你从没有经历过我武断专横,不听任何人解释,我行我素的岁月。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脾气收敛,从不大声骂人,你不会知道原来的我生气时摔东西,撕纸条泄愤。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理性,友好,克制,习惯微笑,你没有见过我情绪崩溃,哭到喘不过气,甚至没有见过我撒娇的样子。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你不知道从前的我喜欢吃油炸食品,不爱跑步,晚上十点半可以吃掉半盆排骨,把自己喂到130多斤。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学会画简单的妆,知道什么季节穿黑丝袜,什么季节穿打底裤,商场里给你介绍化妆品让你晕头转向,你无法想象上中学时的我,早晨只刷牙不洗脸不梳头还能在学校转一整天。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怎么在酒桌上全身而退,你没有见过我说话脸红,被一瓶啤酒醉倒睡一晚的时候。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已经是这个样子,是个符合或者不符合你想法的成品。你再也无法参与我的成长,不能看到我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温柔到温柔。

所以,你认识的。终究只是半个我。你不能理解我各种奇怪的忌讳,不能明白我对着一首老歌,一种场景发呆,无法理解我的坚持,放弃,隐忍,等待。同样,我认识你的时候,你穿带领子的衣服上班,不知道你穿球衣打球的样子。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请吃饭从不心疼,那些花钱拮据,攒钱吃大餐的日子你不是和我在一起。我认识你的时候,你知道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花语,而那个伴你成长教会你这些的女生不是我。我们半路相遇,都是成品,那些打磨过我们的人都随着时光走远了。

我是应该唏嘘还是应该感谢,别人教会你这些,陪着你长大,然后你们分开,再转到我的身边。我是应该庆幸吧,看到的你已是稳重大方,彬彬有礼,知道对女生该说什么话,如何讨人喜欢。

可是我多么想有一个人和我一起成长,和我一起年少轻狂,少不更事,从青涩到成熟都只是同一个人,成长的痕迹在对方眼中就能看到。二十多岁的岁月中有十几年是和他相伴,然后一起让小时候的梦想一步步都成为现实。

遗憾的是,所有的旅伴都是暂时的,我终于还是自己长大了,跟着不同的队伍,最后还是一个人,孤独的长大了。

 

发表在 生活路上 | 留下评论